通關時間有眉目 谷針再衝刺
04/10/2021
本港新冠疫苗接種率近期放緩,幸而打第一針上周末突破450萬劑,佔合資格接種人口67%,惟長者接種率仍然低迷。香港早已做到「本地清零」,通關技術問題亦料可陸續解決,政府專家更預期有望4至5個月後通關,爭取復常可謂已到了關鍵時刻,擺在眼前仍需加把勁的就是全力谷針,必須多渠道、提供更多誘因達標。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指出,公務員、醫管局員工、學校教職員,以及院舍員工的首針接種率超9成,而60至69歲打第一針也達70%,但70歲或以上卻只有約3成,安老院舍長者更不足1成,長者接種率偏低令人憂慮。
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成員曾浩輝更形容,部分西方國家長者打針超過9成,香港比較「羞家」。
誠然,當局已推出多項措施,重點提高長者接種率。例如現時已有「即日籌」,以及在3間公立醫院設立接種站;部分安老院舍推行先導計劃,家屬如反對長者打針需提供原因。聶德權昨亦表示,正研究推出流動疫苗車,並將設立更多醫院注射站。
瑞士銀彈促民眾 說服親友接種
不過,本港要盡快擴大保護屏障,相信還需更多誘因動員接種。觀乎外國,瑞士就出動「銀彈」吸引民眾鼓勵他人接種。瑞士現僅6成多人打首針,是西歐發達國中最低之一。當地政府上周推出1.5億瑞士法郎(約12.6億港元)計劃,民眾若成功說服家人、朋友、鄰居或同事接種疫苗,會獲得50瑞士法郎(約420港元)現金券,憑券可到餐廳、戲院或其他地方消費。
而在美國加州,不少地區已立例,規定須出示疫苗接種或病毒檢測證明,方能進入食肆、健身房等室內地方;加州全州更指定學生必須接種。當地傳媒報道,一些民眾近日終於選擇接種,就是不想再錯過社交生活,不願生日也無法與親友到餐廳吃飯慶祝,因此鼓起勇氣去打針。
盡管真正復常仍需視乎變種病毒、外地疫情等變數,但打疫苗建立個人屏障卻是基本功。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病毒在變,對付它的技術指導思想也在變。他估計,當內地年底絕大多數人打了疫苗——起碼80%甚至85%以上,而且新冠死亡率降至很低的話,中國便有可能完全開放。
通關時不我待 疫苗應打則打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強調,本港已經多月沒有本地確診個案,是時候準備好與內地通關,當局正檢視防疫工作和「香港健康碼」,令粵港澳三地聯防聯控機制做得更好。港府專家顧問許樹昌也透露,創科局正研發「過關碼」系統,讓需要回內地市民使用。他提及澳門由討論至通關,需時4至5個月,故預期若本港能夠跟貼內地方面建議,相信或可以在4至5個月後通關。
通關時間有眉目,本港現時應盡最大努力,堅持繼續清零,同時用盡方法全方位谷針,做到應打則打,務求不將額外風險帶到內地,為通關鋪平道路,時不我待。
【你點睇?】特朗普於2025年8月25日宣布解除聯儲局理事麗莎·庫克的職務,您認為此舉對全球金融市場及美元國際地位的影響程度如何?►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