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2025 13:55

【FOCUS】盤活「國有三資」,新引擎化債+造富

解讀
免責聲明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核心摘要:
湖北省長李殿勳2025年10月提出「國有三資」改革,要求資源資產化、資產證券化、資金槓桿化,武漢市國有三資總量逾6萬億元,A股湖北板塊當日漲2.9%。

事實要點:
▷ 武漢市國有三資總量逾6萬億元(原文唯一性描述)
▷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22萬億元(國資委最新數據)
▷ 全國國有資本權益總額102萬億元(2023年末不含金融企業)
▷ 宜昌某村水生態資源以120萬元出讓並年分紅1%
▷ 武漢公車集團發行碳中和資產支持票據6億元

  【FOCUS】說到「國資」,你會想到馳援萬科(02202)的深圳國資、輸血蔚來(09866)的安徽國資,還是入股微創醫療(00853)的上海國資?官方背景、實力雄厚、戰略眼光獨到……諸多濾鏡只是「國資」的一面。另一面,隨著湖北省長近日有關「國有三資(資源、資產、資金)」改革的講話引發熱議,A股湖北板塊周二(21日)全面爆發,或預示新一盤大棋。

*資產化、證券化、槓桿化*

  「國資」實力幾何?看看國資委上周公布,僅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值,最新即超過2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截至2023年末,全國國有資本權益總額(不含金融企業)102萬億,相當於GDP的八成;更遑論近日風頭無兩的半導體設備企業新凱來,正正是深圳國資的「親身仔」。

  不過,若將口徑擴大至國有資源、國有資產、國有資金,存量的、沉睡的,規模更是難以估量。僅湖北省會武漢一地,「國有三資」總量即逾6萬億元。

   鑑於此,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李殿勳強調三項原則,「一切國有資源盡可能資產化」、「一切國有資產盡可能證券化」、「一切國有資金盡可能槓桿化」,眼見今日A股湖北板塊聞聲漲最多2.9%,此會否成為全國標杆,值得高度關注。

*「用、售、租、融」四訣*

  在此「盡可能三化」的原則下,湖北提出「用、售、租、融」四訣,鼓勵對全省「國有三資」能用則用、不用則售、不售則租、能融則融。

  看看其近期的動作,宜昌市某村將總價120萬元的水生態旅遊康養資源,以十年期協議出讓予某旅遊開發公司,並每年分紅1%;武漢公車集團以線路票據的未來收益權作為基礎資產,發行首期逾6億元的碳中和資產支持票據;原本入駐率僅30%的工業地產,轉型為人工智能產業園,發行商業地產抵押貸款支持證券融資逾3億元……

  此舉意味著,土地、礦產、林業、水利、能源、數據等「國有資源」;實物、債權、股權、特許經營權、未來收益權等「國有資產」;閒置、低效等「國有資金」,統統有望活化、變現。

*股權分置改革曾重構估值*

  放在內房投資/量/價持續探底,地方財政捉襟見肘的大背景下,以首三季為例,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27441億元,相當於較2019年同期縮水45%,地方財政勢要從依賴賣地收入,轉向盤活國有資源、資產、資金這一新「水源」。

  再想深一層,A股歷史上三大牛市之一--由股權分置改革驅動的2005至2007年牛市,核心邏輯即是通過國有股「全流通」實現股東利益一致化,進而重構股市估值體系。而如今盤活「國有三資」,亦是旨在通過定價突破和收益重估,最終一邊化債增收,一邊造富分紅。

【你點睇?】歐盟擬要求中企須向當地公司轉移技術方可營運,你認為中方會否採取強烈反制?► 立即投票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 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選購五星級酒店御用海鮮!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購物滿額即送免費禮品

etnet榮獲2024-2025年度「數碼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三項金獎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關稅戰

說說心理話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

照顧者 情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