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23.12
-94.30
(-0.37%)
25,494
-32
(-0.13%)
低水29
9,097.57
-24.30
(-0.27%)
5,758.05
-40.91
(-0.71%)
422.94億
3,879.07
+3.54
(+0.091%)
4,541.57
+17.86
(+0.395%)
12,831.98
+3.03
(+0.024%)
2,545.97
+23.06
(+0.91%)
109,129.2100
-108.2200
(-0.099%)
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豬胚胎全能幹細胞 可培育器官作移植

豬胚胎全能幹細胞 可培育器官作移植

時事要聞

  【晴報專訊】醫學界研究幹細胞多年,但潛力最大的「全能幹細胞」研究卻進展有限。港大研究團隊聯同德國、英國及內地學者,成功於豬隻早期胚胎取得全能幹細胞,為全球首例。團隊人員認為,由於豬隻基因和結構與人類相近,此技術將有助未來多個範疇的研究,長遠或可促進器官移植、尋找流產原因、以至了解豬瘟傳播機制。

 

研究團隊指出,豬的基因、身體構造及生理機能與人類相近,因此有重要的生物醫學研究價值。(iStock)

 

  幹細胞有多個種類,其中包括多功能幹細胞和全能幹細胞(EPSCs),兩者同樣可分化成身體各類細胞,但前者不包括胎盤細胞,但後者顧名思義真正「全能」,可分化成所有身體細胞。胚胎幹細胞研究早於1981年出現,先後有科學家找出小鼠、大鼠及人類胚胎幹細胞,但由於小鼠與人類胚胎幹細胞存有差異,且人類幹細胞涉及倫理和技術問題,故嘗試提取豬胚胎幹細胞,但只取得有限的進展。

 

 

  是次研究由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和幹細胞及再生醫學研究中心的劉澎濤教授及其團隊領導,並與海外團隊合作。他們早於2011年開始研究,先後成功從小鼠和人類取得全能幹細胞,最近更成功在豬隻早期胚胎取得全能幹細胞,這些來自不同物種的幹細胞,有相似的分子特性,且容易作多次基因編輯。

 

能了解非洲豬瘟傳播機制

 

  劉澎濤形容,結果標示胚胎幹細胞研究向前邁進重要一步,期望研究能夠提供一個技術平台,促進日後多個範疇的研究,以近日傳入香港的非洲豬瘟為例,此技術可提取幹細胞,助研究病毒對甚麼類型的豬隻有影響,從而了解其傳播機制,改善動物健康。

 

 

  他指出,豬的遺傳基因、身體構造及生理機能與人類相近,故有重要研究價值,如德國去年曾有學者發表研究,從經過基因改造的豬身上取得心臟,並移植到狒狒身上延長壽命,而全能幹細胞更容易編輯基因,可進一步促進此類研究,長遠或有望將豬隻器官用於人體移植。

 

  此研究同時有助胚胎發育研究,有份參與研究的港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楊樹標教授指,全能幹細胞只存在於早期胚胎中,人類而言只在胚胎形成後2至4日出現,其後胚胎會轉化成囊胚及產生多功能幹細胞,故如掌握全能幹細胞,意味新技術可應用於生育相關研究,如研究妊娠毒血症及流產等妊娠併發症,同時可製作模型,幫助預測體外人工受精妊娠結果,了解受孕失敗原因。團隊已展開部分下階段的研究工作,但未透露詳情,僅表示會繼續拓展相關技術。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海鮮網購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