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17.42
+539.80
(+2.15%)
25,434
-92
(-0.36%)
低水183
9,121.87
+174.08
(+1.95%)
5,798.96
+124.65
(+2.20%)
3,802.31億
3,875.53
+17.60
(+0.456%)
4,523.71
+26.95
(+0.599%)
12,828.95
+132.80
(+1.046%)
2,522.91
+17.68
(+0.71%)
108,773.4600
+527.1000
(0.487%)
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全球增長動力放緩 歐洲寬鬆意向照舊

陶冬
陶冬天下

  全球增長放緩的擔心,成為上周市場的最大擔心,相比之下,歐央行退出、英國脫歐等大事件都變得渺小了。上周最令資金擔心的是中國11月份月度數據,各項經濟指標幾乎全面下滑,歐洲PMI數據也同步走弱。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劇,對所有依賴出口的國家都是巨大的利空,市場對此作出強烈的反應。上周英國首相文擊敗了黨內反對派的不信任投票,但是在與歐盟的最後斡旋中空手而歸,她的脫歐方案在議會得到通過機會渺茫,英鎊因此連日下挫。歐洲央行決定停止其巨額債券購買計劃,歐洲版QE結束,不過總裁德拉吉以超級鴿派的身段強調歐洲經濟動能在放緩,央行未來會繼續利用大規模的貨幣寬鬆政策刺激經濟,歐元匯率應聲下調,美元指數衝上97.42。相對於股市,美國債市穩中略降,十年國債利率收報2.89%;德國十年期利率收報0.26%。布蘭特原油險守60美元大關,黃金徘徊於1240。

 

  中國經濟再次成為全球風險資產市場的焦點,除了政府財政支持的基建投資外,11月各項指標均呈回落狀態,其中零售增長速度更滑落到近年新低。目前中國經濟正在經受中美貿易戰和消費降級的雙重夾擊,民間投資也受到銀行表外業務劇烈收縮的打擊,經濟增長動能的確堪憂。針對增長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中國政府在貨幣和財政政策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不過目前看來效果不理想。從逆周期措施來看,目前的凸出問題是刺激政策的乘數效應不佳,並沒有出現2009年那種「政府登高一呼,民間投資揭竿而起」的擴展效果,這背後有結構性原因,也有信心上的原因。在全國經濟工作會議後,筆者相信會有進一步的刺激措施出台,但是如何運用公共財政撬動經濟的有機持續發展仍是一篇大文章,需要政府不斷的摸索和民間部門的配合。

 

  歐洲央行終於停止了金額高達2.6萬億歐元的QE計劃,富有傳奇色彩的貨幣政策告一段落。歐洲在2012年爆發債務危機,歐羅巴半壁江山面臨著財政與債務坍塌的危機。歐洲央行在總裁德拉吉「whatever it takes」的號令之下,以極端寬鬆的流動性措施、超低的資金成本,穩定住了資本市場,並通過歐洲版QE,將流動性逐漸輸送到實體經濟中去,保住了歐元,保住了歐洲金融體系,避免了一場可能震撼世界的債務危機。德拉吉離其退休,不到一年的時間,他任內的最大成就無疑是避免了一場巨大的債務危機,不過歐洲距離2%的通脹目標漸行漸遠,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尚未出現,企業投資信心嚴重不足。從增長周期看,歐洲經濟已經開始回落,本土利率沒有下降的空間,對中美出口動能在放緩,此時退出QE實屬無奈,一來歐洲可供購買的債券數量有限,二來為將來的貨幣政策必須儲備彈藥。ECB有討論明年加息這個議題,不過筆者認為如果沒有大的通脹意外,歐洲加息恐怕要等到大鴿子德拉吉退休之後才會發生。

 

  本周市場焦點:美國聯儲。預計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加息25點,不過重要的是鮑威爾如何描述2019年加息路線圖,這個對於美國債市乃至全球所有資產種類均十分重要。英格蘭銀行和日本銀行的會議則估計按兵不動。英國議會暫時沒有表決脫歐方案的日子,不過可能在本周發生,文的勝算不大。美國七個部門可能周五面臨斷糧關門。數據方面,美國核心PCE預測為0.2%,維持通脹在1.8%水平;德國IFO料99.1,略升。

 

  本周記闡述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海鮮網購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