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0/2025 14:15
【FOCUS】避險黃金突「作妖」,歷史魔咒直指3600美元?
免責聲明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核心摘要:
2025年10月17日至22日,黃金價格從4200美元以下升至4381美元新高後,22日驟跌8%至4004美元,創逾10年最大跌幅。投機客推動黃金ETF超買,SPDR單日流入17億美元,金礦股最高漲175%。過去20年黃金累計漲777%。
事實要點:
▷ 22日黃金跌8%至4004美元,跌破配股價732.49元
▷ SPDR黃金ETF上周五單日淨流入17億美元
▷ 金礦股年初至今最高漲175%(GMining Ventures)
▷ 過去20年美元計金價累漲777%
▷ 1970年以來四次連漲9周後均回調
2025年10月17日至22日,黃金價格從4200美元以下升至4381美元新高後,22日驟跌8%至4004美元,創逾10年最大跌幅。投機客推動黃金ETF超買,SPDR單日流入17億美元,金礦股最高漲175%。過去20年黃金累計漲777%。
事實要點:
▷ 22日黃金跌8%至4004美元,跌破配股價732.49元
▷ SPDR黃金ETF上周五單日淨流入17億美元
▷ 金礦股年初至今最高漲175%(GMining Ventures)
▷ 過去20年美元計金價累漲777%
▷ 1970年以來四次連漲9周後均回調
*「貶值交易」論難自圓其說*
周二高見4381美元的金價突然「作妖」,最尷尬之一,必屬當日收市後趁熱打鐵宣布配股集資的老舖黃金(06181)。周三(22日)急挫8%,失守732.49元配股價,全數抹平4.5%的折讓。
過去一個多月,受益「貶值交易(Debasement Trade)」論甚囂塵上,黃金從3500美元一路勢如破竹,直逼4400美元大關,最大推手顯然並非來自央行。IMF數據亦顯示,以62個新興市場國家央行計,今年以來增持黃金的步伐實際有所放緩。
此外,儘管面對債務雪球愈滾愈大、聯儲局獨立性受損等逆風,10年期美債殖利率卻跌穿4%(息跌價升),顯示債市資金並未向黃金輪動。而理論上應跟黃金這一避險資產呈「蹺蹺板效應」的美股,亦是同步看漲。
*2020年創新高後曾回吐18%*
鑑於此,對近期金價這波凌厲漲勢的最合理解釋,唯有投機客和散戶驅動。無論是瘋狂擁抱黃金ETF,例如SPDR上周五單日獲逾17億美元淨流入,還是狂熱炒作金礦股,例如G Mining Ventures、Kinross Gold、Barrick Mining年初至今股價分別飆175%、149%、103%,儼如迷因狂熱。
回顧歷史,金價自1970年代以來四次「連續9周」攀升,漲勢都於第10周斷纜,因此今次第五次錄得連漲9周,出現回調不足為奇。現在的問題是,今早低見4004美元是否見底?未來會否如2020年中創歷史新高(2072美元)後的那波回吐,一浪低於一浪式跌近18%?若按歷史高位4381美元計,回調18%意味跌穿3600美元。
無論如何,若看看美元計金價過去20年累漲777%,「聯匯之父」祈連活(John Greenwood)有關「黃金不一定是買給自己,而是買給子孫後代,2060或2100年或達8000美元或1.2萬美元」的預測,恐非癡人說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