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8/2025 18:20
美股再創新高,資金流向有何啟示?

核心摘要: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全球央行年會發表鴿派言論後,標普500指數本周三創歷史新高;7月核心通脹升至3.1%,8月美股認沽證及熊證淨流入1.28億美元(半年最多)。
事實要點:
▷ 標普500指數本周三創歷史新高,延續升勢。
▷ 美國7月核心通脹年率3.1%(高於前值及聯儲目標2%)。
▷ 8月以來美股認沽證及熊證淨流入1.28億美元(約10億港元),為半年最多。
▷ 2024年基礎設施基金資金流入量達全年總量1.5倍。
▷ 股票掛勾結構性票據今年資金流入量為去年同期近兩倍。
(註:原文提及數據截至「2025年8月27日」,但上下文顯示應為2024年,此處保留原文表述)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全球央行年會發表鴿派言論後,標普500指數本周三創歷史新高;7月核心通脹升至3.1%,8月美股認沽證及熊證淨流入1.28億美元(半年最多)。
事實要點:
▷ 標普500指數本周三創歷史新高,延續升勢。
▷ 美國7月核心通脹年率3.1%(高於前值及聯儲目標2%)。
▷ 8月以來美股認沽證及熊證淨流入1.28億美元(約10億港元),為半年最多。
▷ 2024年基礎設施基金資金流入量達全年總量1.5倍。
▷ 股票掛勾結構性票據今年資金流入量為去年同期近兩倍。
(註:原文提及數據截至「2025年8月27日」,但上下文顯示應為2024年,此處保留原文表述)
摩根大通私人銀行全球市場策略師Federico Cuevas指,在宏觀經濟不明朗的背景下,美股近期表現或反映投資者更偏重於長期趨勢及企業盈利因素。整體美股資金流向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長,當中資金流焦點繼續圍繞人工智能主題,包括人工智能生態系統核心的公司,即硬件、軟件和數據基礎設施。這些企業的盈利增長跑贏大市之餘,同時提高了未來指引,或強化投資者對AI「不僅是炒作」的信念;其應用已經開始帶來實際收入。投資者憧憬AI將創造一個良性循環:更高的生產力有望令利潤率得到保障,並可推動持續的資本開支。
基建也是今年受資金留意的板塊,據Federico Cuevas指,今年以來基礎設施基金的資金流入量是2024年全年總流入量的1.5倍。他認為在當前環境下,基建已成為資本運作最具吸引力的方式之一,在分散投資之餘,亦提供與通脹掛勾的現金流,而基建同時涉及AI主題,如AI發展對電力需求的上升,從而帶來更多的資本投放以提高電網的韌性,這些因素正為行業創造多年的增長機會。
另一方面,今年以來流入股票掛勾結構性票據的資金流近乎是去年同期的兩倍,或反映部分對現水平高追美股猶豫不決的投資者開始轉投結構性票據,希望在參與市場的同時獲得一定的防守性。平均而言,這些結構性票據提供的發行收益率為低雙位數,並在股市下行時提供緩衝。
這一觀察與本港輪證市場的資金流亦有吻合之處,8月以來#,美股三大指數的認沽證及熊證的名義價值淨流入合計逾1.28億美元,相當於約10億港元,為半年來最多。今年以來累計淨流入量達5.94億美元,相當於約46億港元。這反映了部分輪證投資者傾向當美股處於歷史高位時,利用美股指數認沽證及熊證進行看淡或對沖部署。假於投資者手頭上已有美股的頭寸,同時投資美股指數淡倉產品,便可於美股調整時對沖美股持倉下跌的部分損失,以增加整體投資組合的防守性。《摩根大通亞洲上市衍生產品銷售部經理 陳欣諾》
#數據截至2025年8月27日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摩根大通官方網站
註: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或擔保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應收款項。結構性產品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或會損失全部投資,投資前應了解產品風險並諮詢專業意見,及細閱上市文件內全部詳情。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