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22
一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修明武備 ─ ─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事文物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修明武備 ─ ─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事文物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修明武備 ─ ─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事文物
推介度:
22/01/2025 - 31/12/2025
27
十一月
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亞藝無疆」藝術節 2025:大型舞劇《武道》—— 李小龍的有法與無限 | 香港舞蹈團45周年誌慶 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亞藝無疆」藝術節 2025:大型舞劇《武道》—— 李小龍的有法與無限 | 香港舞蹈團45周年誌慶
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亞藝無疆」藝術節 2025:大型舞劇《武道》—— 李小龍的有法與無限 | 香港...
推介度:
27/11/2025 - 07/12/2025

智華,你好!

智華,你好!

曾智華
快樂退休

  「智華,你好!」

 

  一聽見有咁叫我,立時震一震才懂反應,因由細到老,皆絕少人用智華作稱呼,雖然好鬼親切,但罕有聽到。

 

  中學時讀男校,當年興叫少中間個字,例如梁海泉就叫梁泉,余乾輝就叫余輝。我呢,自自然然被稱為曾華。

 

  長大後入職場,十之九九叫英文名,即Luke,但大部份發音唔正,最後乾脆變叫阿碌,一碌木個碌。就咁阿碌阿碌,碌咗最少廿年。

 

  慢慢自己變成長輩,除同輩仍叫阿碌外,一律開始稱呼為碌哥、碌Sir,以示尊重啩。當然,去到公事場合,仍是曾智華先生、曾先生,或是Mr Luke Tsang。

 

  「智華」稱呼,仍是相當罕有。

 

  終於,上次到QE覆診,推門入應診室,坐著一位青靚白淨約年過三十的Y姓男醫生,竟然第一句就是:「智華,你好!」

 

  嘩嘩,幾乎搞到小弟唔識點回應。

 

  Y醫生一如其他醫生,邊問病症邊睇住個電腦MON:「血壓好靚,有無喺屋企經常Check住?是否經常如此?(是!)你今次驗血報告也全部正常,樣樣指數OK,咁,繼續現在生活模式,特別留意膽固醇,多運動,直至出汗。」

 

每年兩次,我都要到專科覆診,照例排呀排,人排我又排

 

  Y醫生用溫文語氣作指示:「半年後再驗血覆診啦,攞完藥走得㗎啦!」

 

  嘩嘩,正!叫我繼續目前生活模式,咪即係晚晚可以大吃大喝,哈哈哈,開心死!

 

覆診前自助驗血壓,醫生話「靚仔」!

 

  其實,小弟日日平衡熱量出入㗎,除每朝大半小時急步拉筋外,早午餐非常刻己,只小食。故此才會長年驗血報告正常,肝酵素、糖尿、三脂甘油酸、膽固醇全部合格。

 

  離開診症室,唔知點解,腳步特別輕,飄下飄下咁就去咗停車場攞車離開。

 

  身人舒泰,除因一切OK外,更重要,覺得活在這個年代,見公立醫院醫生,簡中真係「一種享受」。

 

六十年前的醫護,非常權威,不少更可用惡死來形容

 

  點解?若你有得六七十歲,必有深深的印象,是早年公立醫院醫生幾惡死。對!用「惡死」形容,絕不為過,因個個醫生黑口黑面極度權威咁款,絕少肯解釋又或分析你的病況,問多句都被省到飛起。加上當年的護士也不會當病人是「客人」(Client),一副晚娘面孔;打針更大鑊,針嘴又粗又長,嚇到到BL(標尿)。

 

舊日的針筒,非常嚇人,故一提打針就令人腳軟

 

  所以,童年一聽見話去公立診所見醫生,立即腳軟。

 

現代公院醫護,不少斯文靚仔靚女,專業有禮又有耐性

 

  如今,世界變。一代又一代醫生開始講理、斯文、有耐性有專業態度,再難見病人問都唔睬或開口即鬧的「老是佛」醫生嘞。

 

  時代進步了!感謝香港醫護的貢獻。

 

  今天,智華感覺很良好呀!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海鮮網購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