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27
十一月
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亞藝無疆」藝術節 2025:大型舞劇《武道》—— 李小龍的有法與無限 | 香港舞蹈團45周年誌慶 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亞藝無疆」藝術節 2025:大型舞劇《武道》—— 李小龍的有法與無限 | 香港舞蹈團45周年誌慶
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亞藝無疆」藝術節 2025:大型舞劇《武道》—— 李小龍的有法與無限 | 香港...
推介度:
27/11/2025 - 07/12/2025
20
三月
金鐘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李光裕 — 雕塑虛空 金鐘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李光裕 — 雕塑虛空
金鐘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李光裕 — 雕塑虛空
推介度:
20/03/2025 - 14/12/2025

房地產科技巿場價值持續增長!香港業界積極推動創新方案,以科技建構綠色智慧城巿,如何把握PropTech商機?

房地產科技巿場價值持續增長!香港業界積極推動創新方案,以科技建構綠色智慧城巿,如何把握PropTech商機?

鄧淑明
智慧城市5.0

  房地產科技(PropTech)近年備受關注,研究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展望全球PropTech的市場價值由2022年的290億美元上升到2030年可達942億元,8年間增長超過2.2倍。

 

  香港也有不少有心人積極推動房地產科技,例如早前香港房地產科技協會與數碼港合作,推動行業採用創新方案。在有關新聞稿中,指目標是以科技構建綠色智慧城市,優化城市生活環境。舉出例子包括以創新科技驗樓、無人機檢查樓宇外牆、影像分析監察工地安全、以地理空間數據輔助項目規劃等。

 

  而地政總署自2021年已製作的全港三維地圖,包括建築物、基建和地形,分階段開放予公眾使用。這些可視化的地理空間數據能支援多種數據分析和應用,包括城市規劃、土地管理、項目開發、環境評估、交通物流研究、空間分析、遊戲設計等。至今已發布的三維地圖涵蓋九龍東和九龍中,預計今年下半年可覆蓋全港。

 

  可是,政府在建築工程上未見充分運用地理空間數據的價值。2018年起,當局只要求預算3000萬元或以上的政府工務工程,需要使用建築訊息模擬(BIM)來建構建築物的三維模型,當局更應把與空間數據和地理資訊系統(GIS)的整合列入規定,才能有效推進智慧城市規劃。

 

  事實上,GIS與BIM的整合可廣泛應用在建築工程的生命周期,不論新建工程或舊建築物的翻新。例如運用GIS綜合環境特質(地形、風向、日照等),令建築設計更人性化、節能省電,並有助避免水浸等天災;結合物聯網設備和傳感器後,可收集即時數據(如洗手間的空氣質素和衛生狀況、實時警報通知、建築物能源消耗),從而更精準地分析、監察和改善樓宇的運作和保養。

 

  環顧全球,房地產科技的應用已涉及不同層面,締造出各種商機,各界應好好把握。例如PropTech的目標之一,是要構建智慧城市這種可持續的生活環境,因此政府和業界不要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近年政府為提高建造業的生產力,積極推動產業數碼化,旗下發展局也推出諮詢文件《採用建築信息模擬(BIM)擬備和呈交建築圖則的路線圖》,當中多次提到BIM與地理信息以及地理資訊系統(GIS)的配合。而兩種技術的分工是:GIS重宏觀環境,BIM則重建築物本身。因此,如政府和業界在推動數碼建設和PropTech的時候,可把這兩種相輔相成的技術合併看待,便能構建可持續和以人為本的城市。

 

  同時,香港物管業界也需提升服務的專業水平,朝人性化、智能化及持續化方向發展,並向外推廣相關技術。物管監管局分析,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是香港物管業熟悉的生活及工作模式;而香港物管業在管理大型住宅屋苑和商用物業,包括在鐵路上蓋發展的物業組群方面經驗豐富,如能配合先進的PropTech,便能提高成本效益並更以人為本,令香港在向大灣區輸出這些專業服務方面,得享先機。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