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月入三萬叫「中產」?滙豐調查︰最少要有590萬資產!自己對生活價值的認同最重要

月入三萬叫「中產」?滙豐調查︰最少要有590萬資產!自己對生活價值的認同最重要

Michael & Derek
我做Marketing

  身處於不同年代、不同經濟環境,很多人對「中產」的理解都略有不同。尤其現時正正是經濟氣候高低位嘅轉折點,更令人回想「何為真正中產人士」。當然每個人對有錢/中產嘅定義不一,有車有樓但每月只係剛剛好收支平衡,日常消費亦受到束縛,是否仲算係中產?對比月入三萬生活自由,消費並無太大限制但無車無樓,就已經係中產?

 

  其實「中產」概念源於數百年前奴隸制度時期,因皇室貴族希望較易管理勞動/奴隸階層,從而給予智識份子相若權力同錢管理勞動人口,同時亦可以加快科技發展,令國家強大起來。但到咗今時今日,中產已經成為一個標籤,尤其喺亞洲地區職場競爭激烈,較為關注呢個標籤,而大眾會標籤中產為非超級富豪但又較為有錢一群。意思上感覺「好虛」,如要用數字解讀的話,早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作出定義指,中階每月收入應介乎該地區收入中位數嘅 50%至 150%之間。如果根據香港2022年第四季政府統計處數字,香港人均收入中位數為$19,000,即月入如介乎$9,500到$28,500之間已經算係中產人士,佔全港打工仔人口約八成多。除以月薪作定義外,資產多少亦係中產指標之一。早前滙豐銀行有發表一份「中產報告」,調查訪問指出,大部份人認為資產最少有590萬先能稱之為中產人士。

 

  聽落好似好離地,好多月入搵$20,000 - $30,000嘅打工仔,以至有車有樓嘅家庭,先不談中產階層與否,生活消費上已面對好多掣肘。所以有學者指,中產定義嘅核心唔應該在於月入或資產,而應在於其消費力嘅多少。意思並非指你可以有幾大消費力,而係你「不肉痛嘅消費力」,能隨時消費亦無太大負擔。所以學當年曾俊華所講「中產其實係一種lifestyle」,說法並非無其道理。

 

  中產係一個「數字」,定係一個「態度」,其實都不太重要。重點永不在於旁人對你身份地位量度嘅指標,而係你對自我生活價值嘅認同感。飲一杯高級即磨咖啡可能帶俾你中產嘅感覺,但未必俾唔到你中產嘅人生。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