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06
八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莫臥兒王朝瑰寶—— 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8 月 6 日向公眾開放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莫臥兒王朝瑰寶—— 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8 月 6 日向公眾開放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莫臥兒王朝瑰寶—— 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8 ...
推介度:
06/08/2025 - 23/02/2026
30
八月
亞洲國際博覽館|叱咤903主辦 PURDORI呈獻 拉闊音樂會 惑星•夏 林峯x鄧麗欣x張繼聰 2025年第二場拉闊浪漫登場 乘著星光 留下屬於我們最美夏天 亞洲國際博覽館|叱咤903主辦 PURDORI呈獻 拉闊音樂會 惑星•夏 林峯x鄧麗欣x張繼聰 2025年第二場拉闊浪漫登場 乘著星光 留下屬於我們最美夏天
亞洲國際博覽館|叱咤903主辦 PURDORI呈獻 拉闊音樂會 惑星•夏 林峯x鄧麗欣x張繼聰 20...
推介度:
30/08/2025

美儲局又錯

美儲局又錯

石鏡泉
政政經經

  無論昨晚(13日)美國的CPI數據如何,美儲局仍會做錯,話一定會加息不手軟。
 
  美儲局犯了一個原本可以避免的錯誤,而令全球通脹火上加油(圖一)。聯儲局其實就是美國的央行,它的工作是確保美元購買力,並在符合美國的公眾利益下,制定利率政策,原本旨在降通脹、增就業,但今時情況不幸相反。

 

 
  正如哈佛大學經濟系講師Judd Cramer說,今時我們最應關注的是,不只今年物價勁升,而它更引導民眾預期,未來物價升得更猛,那會造成疊加效應。這個「疊加效應」會否就以今年第二季,美國家庭驚人的總負債揭開序幕?
 

(shutterstock)

 
  美國家庭截至第二季,總負債多達16.15兆元(美元.下同),10年間升了41.79%,增幅驚人(圖二)。今時美國人的生活真可謂掙扎求存,每月要準時交租或供樓外,還要供車、還學債,而且還要找卡數,甚至還信用卡貸款。有調查顯示,有6成美國受訪成人認為,負債程度是導致他們「財務焦慮」的主因。

 

 
未來半年仍靠借?
 
  美國社工Cassie Smith指欠債日多於一日,真會使人沮喪。即使她具碩士學歷,入行逾10年,但她也要打3份工,才可免淪為「月光族」。美國通脹創40年來新高,相信美國人負債將更多。事實上,另一調查顯示,有43%美國人預計,未來6個月他們會再增負債。美國人欠債往往是要供車、供樓,當通脹升,車、樓價俱升,債項亦水漲船高,正是十個茶壺九個蓋,出糧也不知道交租還是供車好,總之捉襟見肘,生活艱難。
 
  今次為甚麼有這麼多的美國人負債累累?這對美國經濟又有甚麼影響?新冠疫情其實已給很多美國人改善財務狀況的機會。自疫情爆發以來,美國個人儲蓄率竟達12.6%,比自金融海嘯以來的7.25%(圖三)多了很多,而2020年,美國人清還信用卡債務更達830億元。因疫情期間,政府推出不少紓困措施,包括按揭、學債還款,以及其他債務的寬限計劃。當然這可能都是美國政府印鈔、派錢、派福利所造成的德政(圖四)。諷刺的是,疫情竟成為了美國史上其中一段美好時期,這可從不同債項的嚴重拖欠率下降看得出來。

 

 

 
家庭債泥足深陷
 
  話雖如此,但美國的家庭債卻正在增加,近半(47%)美國人陷入更深的債務泥沼之中。隨著通脹持續,生活成本增加,而之前政府的經濟支援沒有了,聯儲局落井下石,公布繼續加息。
 
  與港人一樣,美國人負債大部分與住屋有關,按揭貸款佔總負債比率高達72.5%(圖五)。有調查顯示,半數受訪者認為,負擔不起房屋是主要問題。市場供應短缺,造成樓價不斷攀升,香港人早領教過,也比美國人有更深的體會。

 

 
  美國非住屋債中,美國入的學債也不斷增加。在2000年至2020年這20年間,在美國4年大學的學費升了近180 %!每年平均升9%!學費愈升,學生貸款自然就愈多。今年8月,美總統拜登宣布,為大部分每年借12.5萬元以下的學生取消1萬元學債,算是造福莘莘學子了。
 
  此外,通脹也令美國車主的供車年期由過去的中位數5年,延長至6年,意味著貸款人要多付利息。通脹推高商品及服務的價格,但美國人工資卻追不上。去年,平均時薪跌了3%,同期通脹卻升了8.5%!
 
債有好壞之分
 
  對美國經濟來說,家庭債就如雙刃劍:一方面,它會增加消費,佔美國GDP 68.4%;另一方面,「好債」例如學債、按揭、商業貸款等,可透過時間,為民眾提高教育水平、置業安居、累積財富。不過,家庭債若失控便與經濟衰退有關。歷史上家庭債會反映GDP低增長。如家庭負債與收入比率太高,如不能還債,會縮減消費,對經濟影響大,而家庭也開始向下流動,例如中產失業,但仍要供車、供樓、還學債,甚至將被債務沒頂。
 
  即使美國人債台高築,也水浸眼眉,但美國部分樂觀的專家仍呼籲不必太擔心,只用心關注便是。聯儲局的數據專家Lowell R. Ricketts透露,聯儲局的系統沒有經濟爆破的警報,像樓市冧,而引發相關的金融危機。
 
  政府政策在控制家庭債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針對負債高、變相被扣減了工資的打工仔,有人便建議政府,每星期讓他們最少有1000美元收入,他們便可生活、養家,另重推子女免稅額也可減家庭債。今時美國有2300萬人欠醫療債,有建議政府也一併減免。
 
  個人或家庭欠債往往不是好事,美國人負債累累,雖說是美國人「家事」,但美國經濟因美元關係,又涉及全球經貿,美國的制定政策者應對問題有多快多積極,不過美儲局為保持其鷹性,是仍會決心加息,這就可以是加錯了。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etnet用戶專享

獨家網購優惠

作為您最信賴的生活夥伴,etnet除了提供全方位的財經及生活資訊,並特意為用戶送上精心挑選的專屬網購優惠!

投資組合
股票組合
會員登入
登記成爲新會員
會員專區
語言
轉色
主題顏色
串流報價服務
數據庫及數碼解決方案
流動平台
Follow us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