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23
七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夏輪換展出逾 60 件故宮博物院珍寶 重點展品包括珍貴清宮文房用具、清代軍事文物及慈禧太后肖像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夏輪換展出逾 60 件故宮博物院珍寶 重點展品包括珍貴清宮文房用具、清代軍事文物及慈禧太后肖像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夏輪換展出逾 60 件故宮博物院珍寶 重點展品包括珍貴清宮文...
推介度:
23/07/2025 - 20/10/2025
28
十一月
啟德體育館|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啟德體育館|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啟德體育館|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推介度:
28/11/2025 - 29/11/2025

通脹最大隱憂是負資產增加

通脹最大隱憂是負資產增加

湯文亮
樓市亮話

  如果美國未能適時降低關稅,減少派錢,開放港口,讓貨物儘快上超市貨架,通脹是無可避免。有人話買樓可以抗通脹,似乎冇錯,其實是錯到不得了,通脹最大隱憂是負資產增加,日本迷失30年就是因為日本人買樓抗通脹,導致日本樓價急升,一代人基本上不能還樓宇貸款,當時日本流行的是三代供一層樓,隨後美國用廣場協議,令日本幣大幅升值,隨之而來的就是日本本土物業資產價格大幅下跌,那些三代供一層樓的人就慘了,現在一般人都怪美國的廣場協議令日本迷失30年,但德國也有類似的廣場協議,又唔見德國迷失30年,所以,日本人千祈唔好怪美國人(他們亦不敢),要怪就怪自己誤信買樓可以抗通脹。

 

(iStock)

 

  買實物抗通脹似乎是一個物質不變定律,但是還有一個條件,就是不能借錢,或者借太多錢,因為大家沉醉買實物抗通脹,譬如買樓,樓價必定上升,如果借錢不多,基本上是一個正確做法,但很多人認為樓價必升,以非常高的槓桿借錢買樓,在群情洶湧下,樓價的確上升,似乎證實了買資產抗通脹是正確的,於是繼續用高槓桿買樓,最後變成不是買樓抗通脹,而是借錢抗通脹,為抗通脹的人埋下隱憂。

 

  與通脹一起來的是利息,不過是通脹先行,利息跟尾,樓價升了,業主非常開心,但銀行加息,每月負擔重了,而且借錢的利息在大多數的時候都高於通脹,還唔起錢唯有節衣縮食,但這不是一勞永逸辦法,最後都要將樓宇出售,本來樓價是一片唱好,但當業主有困難要出售物業時,才發覺樓價除了急速下跌,承接力亦嚴重不足,理由是有很多業主一齊出貨。到最後,一班抗通脹英雄都變成負資產者,其實,他們搞錯了一件事,以為自己是買樓抗通脹,誰不知變成借錢抗通脹,最後會令到自己變成負資產者。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