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28
十一月
啟德體育館|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啟德體育館|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啟德體育館|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推介度:
28/11/2025 - 29/11/2025
05
七月
旺角創興廣場 INCUBASE Arena|「百變小櫻展:魔法美術館」7月5日香港解除封印 亞洲巡迴最終章|登陸旺角 INCUBASE Arena 約3米高巨型基路仔打卡熱點|知世工作室1:1服裝實物震撼登場 旺角創興廣場 INCUBASE Arena|「百變小櫻展:魔法美術館」7月5日香港解除封印 亞洲巡迴最終章|登陸旺角 INCUBASE Arena 約3米高巨型基路仔打卡熱點|知世工作室1:1服裝實物震撼登場
旺角創興廣場 INCUBASE Arena|「百變小櫻展:魔法美術館」7月5日香港解除封印 亞洲巡迴...
推介度:
05/07/2025 - 31/08/2025

內險前景如何?

內險前景如何?

止凡
財識兼收

  早前與市場先生及巴黎兄來了一次zoom聚,自2017年市場先生封筆以來,很少聚舊。由於近期見他總結了2021年投資成績,因而想與他網上傾傾,了解近況。市場先生答應邀請,還提議可以點評他深入研究過的幾個內地板塊。

 

  其中一個是內險行業,市場先生提到很多論點,很慚愧,不少論點小弟從未聽過,短短一次zoom,學到的財務知識真多。內地保險企業過去有不少導致超強增長的因素,但今時今日起了根本性的變化。

 

代理人數擴張

 

  首先是保險行業代理人的數目,類似香港的保險經紀。新代理人的加入,對保險行業起著顯著正面作用,主因是代理人剛加入保險行業時,無論他們銷售能力是否出色,他們亦先會自己買份保險,再叫家人與親戚朋友買保險,所以總會替保險公司帶來新生意。

 

(iStock)

 

  由於過去多年,內地保險行業的代理人數目增長速度快,這因素也帶動了內險企業的收入高速增長,報表內的數字亦有反映。然而,近年代理人增長勢頭卻開始停止,內險企業收入也相應受到嚴重影響。

  

理財型保單與保障型保單的變化

 

  另一個因素是保單類型的變化,從前理財型保單佔比偏多,這類保單的投保人主要目標是投資居多,回報亦得到保證,感覺似是資產配置而已。所以很慷慨地投入大額保費,銷售亦容易。傳統保障型保單,如人壽、危疾等,相對上較難銷售,投保金額亦偏少。因此,由理財型保單轉向保障型保單為主,的確對內險企業收入有所影響。

 

連鎖反應

 

  不同因素合起來,又會出現連鎖反應。好像保單類型的變化,令保單更難銷售,這會影響代理人加入行業的意欲。從前主要銷售理財型保單,相對容易,而佣金亦豐厚。如今保障型保單難以銷售,佣金收入亦不吸引,自然令代理人數目減少,最後影響行業收入。

 

  加上,近年內地經濟下行,人民生活受影響時,最先要處理眼前的問題,而減省一些只會影響遠期生活的開支。比如說,交租、食飯不能縮,但保險這類保障,短期看似不設實際,會最快被斬。這亦影響著行業收入,因而令代理人數目減少。

 

  閒談中,我問市場先生為何內險行業所銷售的產品會由理財型保單轉至保障型保單呢?原來這與國內保險行業監管進程有關。理財型保單始終有點偏離保險本質,它似投資產品多於保險產品。而且理財型保單有個特性,就是起初現金充足,但很短年期就不會再收取到保費,往後更要支付投保人的投資回報。

 

  相反,保障型保單的現金收入較能長期持續,而且其保障功能正是保險行業所真正需要提供的。所以中央監管會利用規條與一些計分檢討制度,去誘導內險企業「從回正軌」。中央規劃的考慮,多會先讓企業做大,及後再撥亂反正,讓它們做強,能看出這個軌跡,對內險前景便有所掌握。

 

  相關影片:https://youtu.be/WM7gEnGIYGk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