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05
九月
亞洲國際博覽館|Super Junior 出道20週年 SUPER SHOW 10 世界巡迴演唱會 亞洲國際博覽館|Super Junior 出道20週年 SUPER SHOW 10 世界巡迴演唱會
亞洲國際博覽館|Super Junior 出道20週年 SUPER SHOW 10 世界巡迴演唱會
推介度:
05/09/2025 - 06/09/2025
06
八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莫臥兒王朝瑰寶—— 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8 月 6 日向公眾開放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莫臥兒王朝瑰寶—— 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8 月 6 日向公眾開放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莫臥兒王朝瑰寶—— 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8 ...
推介度:
06/08/2025 - 23/02/2026

新年市場第一槍來自聯儲

新年市場第一槍來自聯儲

陶冬
陶冬天下

  2022年伊始,全球風險資產市場就被聯儲開了一槍。聯儲的12月會議紀要顯示,決策者可能「更早、更快地」實施貨幣政策正常化。紀要甫出,美國國債遭遇拋售,對貨幣政策最敏感的兩年期國債利率跳升至0.844%,這是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水平。十年期國債也突破去年下半年的幾個利率高點,升至1.714%。恐慌指數VIX當天上漲17%,美股下挫,NASDAQ首當其衝。美元升值,DXY走強,金價下挫。紀要發布後,更多的人認定聯儲會在今年3月啟動加息程序,利率期貨市場的價格表明只有28.7%的交易員仍堅持美國的政策利率在3月份還會維持不變。

 

(iStock)

 

  其實,聯儲的政策轉身,並不是今天才發生的。在持續高企的通貨膨脹壓力之下,貨幣當局在去年12月已經改變了口風,鮑威爾在國會聽證會上首次公開承認,通脹未必是暫時性的。接下來在12月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上,政策決策者從利率前瞻指引到會後聲明再到記者會上的語境,已經全面轉鷹,不僅加快了減少買債的額度,還明示2022年加息三次,2023年加息三次,2024年預計再加息兩次。

 

  然而這個政策警示,在當時並未被市場重視。債市僅作出輕微調整,股市繼續上升。從上次例會到現在,除了Omicron病毒以驚人的速度蔓延之外,沒有甚麼新的變化。

 

  筆者認為,變化來自資金的配置。年初基金經理例必調整資產組合,在資產種類配置、風險與槓桿把控上面作出調整。Omicron變異株被證實,傳染能力極強,但是重症率卻降至與重流感接近的水平。美國與英國政府拒絕再施封關措施,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似乎可控。部分人士甚至提出Omicron是以輕微症狀獲取免疫能力的「天然疫苗」。

 

  如此判斷下,reflation(再通脹)故事再成主題,資金尋求盈利復甦中的舊經濟公司,摒棄缺乏盈利的科技公司便成為潮流,估值再平衡催生出S&P500強、NASDAQ弱的局面。資金繼續流出債市,流入股市,在資產配置上risk on(增加風險權重)。在國家分布上繼續超配美元資產。

 

  那麼市場究竟怕不怕聯儲的政策收縮?毫無疑問,聯儲脫離單邊擴張政策,給未來政策走勢帶來了不確定性,市場也會因此而出現更多動盪。在加息上半場,一般來說對債市的衝擊大過股市,因為再通脹往往意味著盈利增長的進一步加強,而資金成本的回升尚不至於對企業構成太大的壓力。然而,這次經濟復甦注定是不同往常的,疫情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市場對Omicron的樂觀看法是否成立,需要時間的驗證。

 

  第二個不確定性是聯儲會不會縮表。購債減碼和緩步加息,均屬相對溫和的政策舉動,既難以制止通脹上揚,也無法很快改變超寬鬆貨幣環境的格局,其象徵意義大過實際效果,政治意圖大過經濟方略。

 

  對於全球風險資產,reflation這個大題材仍然適用,不過不同國家面臨著不同的疫情環境、增長前景、通脹預期和政策周期,市場也會出現錯位發展。

 

  本文為個人觀點,並非任何勸誘或投資建議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