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05
七月
旺角創興廣場 INCUBASE Arena|「百變小櫻展:魔法美術館」7月5日香港解除封印 亞洲巡迴最終章|登陸旺角 INCUBASE Arena 約3米高巨型基路仔打卡熱點|知世工作室1:1服裝實物震撼登場 旺角創興廣場 INCUBASE Arena|「百變小櫻展:魔法美術館」7月5日香港解除封印 亞洲巡迴最終章|登陸旺角 INCUBASE Arena 約3米高巨型基路仔打卡熱點|知世工作室1:1服裝實物震撼登場
旺角創興廣場 INCUBASE Arena|「百變小櫻展:魔法美術館」7月5日香港解除封印 亞洲巡迴...
推介度:
05/07/2025 - 31/08/2025
14
七月
銅鑼灣時代廣場|亞洲首站!《“Art for All” for Peanuts 75th Anniversary》登陸時代廣場 3米高巨型Snoopy現身露天廣場 四大獨一無二Snoopy造型打卡位 銅鑼灣時代廣場|亞洲首站!《“Art for All” for Peanuts 75th Anniversary》登陸時代廣場 3米高巨型Snoopy現身露天廣場 四大獨一無二Snoopy造型打卡位
銅鑼灣時代廣場|亞洲首站!《“Art for All” for Peanuts 75th Anniv...
推介度:
14/07/2025 - 03/09/2025

老不可怕!《看見生命的火花》記錄德國長者活出彩虹!由小區小意念出發打造自己的一套

老不可怕!《看見生命的火花》記錄德國長者活出彩虹!由小區小意念出發打造自己的一套

lolo
綠路閑人

  任職的機構早前舉辦了一次讀書會,分享香港資深傳媒人陳伊敏 (Yimin Chen) 於2019年出版的《看見生命的火花》。這是一本關於德國高齡社會的報導式作品,全書三百多頁,藉作者走訪19個城市、200多個訪問,輯錄而成。

 

作者陳伊敏

(網上圖片;圖片由作者提供)

 

  這次讀書會乃同事間自發的午間活動,不過十多人,部份參與者如我,當時書也未翻完就出席,卻無損相互間的坦誠討論,吸收著各人直抒胸臆的豐饒養份,午飯未吃,捱著空肚子卻毫無飢餓感,頓見心靈滿足,可讓生命長青之威力。

 

  此書全名為《看見生命的火花:德國高齡社會紀行》,內文主要分作三小章節:

 

《看見生命的火花:德國高齡社會紀行》

(網上圖片;圖片由作者提供)

 

  1. 不怕老 - 「獨一無二的年華」共九篇,寫長者生活日常。

  2. 新想像 - 「高齡社會的機遇」共十三篇,寫德國社區創意行動小點子。

  3. 樂生活 - 「沒有孤獨的城市」共四篇,寫德國長者友善城市Arnsberg。

 

  「獨一無二的年華」記錄了九組長者不一樣的高齡生活,從最年輕的69歲寫到最年長87歲。其中80歲的Nine,於 40歲時認識M,當時各有家室,待至68歲,各自離婚後,再續前緣,長者,也需要愛情。

 

  另有82歲熱愛當義工的暖男Marcel、81歲醉心動手作木雕的Maren、79歲獨居、穿背心超短裙、每天喝紅酒、玩健身、看音樂劇的Jutta,還有結婚50多年一起變老的Siems 及Monika。

 

Marcel。82歲

(圖片由作者提供)

Maren。81歲

(圖片由作者提供)

 

  這就是不老人生最率性的體現。

 

  此章最後一篇,寫我們都熟悉的時事評論家、翻譯家、作家關愚謙教授與太太海珮春的德國小日子。2018年關教授乘風遠去,作者字裡行間,仍舊依依。

 

關愚謙與海珮春。87歲 /69歲

(圖片由作者提供)

 

  全書我最愛就是「高齡社會的機遇」這一章節,以十三篇文章,記下作者從柏林走到波恩、從慕尼黑走到漢堡,東西南北,踏遍德國,花盡心力搜索挖掘出來、以長者為服務對象的社區迎老小點子,如:

 

  -「走出孤獨協會」(Wege aus der Einsamkeit e.V.) 的銀髮快閃舞,跳完舞意猶未盡,即時走到咖啡店,來一場不是為了找伴侶,純粹為結識志同道合夥伴的「長者Speed Dating」 

 

「走出孤獨協會」銀髮快閃舞

(圖片由作者提供)

 

  - 提供多達300多種興趣班和活動的長者蒲點「公園之屋」(Haus im Park)

 

  - 把長幼共融的「多代工作坊」(Die Werkstatt der Generationen) 列入小學課程,以長者教師開設科目,每週一課,讓長者的經驗、知識、情感,融入小學生活

 

  - 協助學生跟長者銀青共居的「勞動換宿」計劃 (Wohnen für Hilfe) ,一方面減輕年青人租住的支出,同時讓獨居長者老有所伴

 

「勞動換宿」計劃

(圖片由作者提供)

 

  驟看是十三個小念頭,實情環環相扣,互為變化,為高齡社區,創造無限可能。我每讀一段就得停下來,思考、消化再思考:我們可以為我城作點甚麼嗎?

 

  最後一章「沒有孤獨的城市」,集中記錄德國西部小鎮Arnsberg。這個只有75,000人口的關愛社區,早於1995年,便向28,000名50歲以上的居民發出問卷:「當你老了,想過怎樣的生活?」

 

  二十多年過去,Arnsberg市政府跟當地居民,一直努力不懈,根據問卷上的訴求,按步就班,逐一規劃,緊貼回應。

 

  另有積極參與社區建構倡議工作的「長者諮詢委員會」,此組織獨立於政黨,以維護長者權益為大前題,55歲以上居民均可參與,派代表出席討論一概跟長者相關的議題。

 

「長者諮詢委員會」

(圖片由作者提供)

 

  「老不可怕」,因為「老」是自然不過的事,實在沒甚麼值得害怕,直心面對,才是唯一出路。毋須羨慕德國高齡一族活出彩虹,我們也有自己的一套,從小區小意念做起,同樣創造無限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