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政府是大財團跟班,還是市民父母官?

余君雋
政是有心

 

  「政府是資本財團的影子跟班,還是勞苦大眾的父母官?」說這兩句話的人是吳秋北,代表勞工界立法會議員,他的工聯會會長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身份,令他的話更添上一層幻彩。

 

  這兩個星期,大家都在熱議人大政協有否香港議程、香港三個選舉如何改變之際,吳秋北接連發表兩篇長文,矛頭都是針對香港的大資本家,甚至直指他們勾結反對派,究竟他想講甚麼?他指責甚麼人?

 

  80年代初,中國剛改革開放,又要面對回歸,鄧小平既希望先借助香港資金和技術,協助改革開放,又怕收回主權產生震盪,說了「叫投資者放心」這句說話。於是回歸前後,本港差不多所有政策,都是向大地產商大資本家傾斜。

 

  吳秋北引述報告指香港裙帶資本指數位列所有地區榜首,大部分財富都由大財團壟斷,而大部分新增財富都由大財團佔有。現在香港是大財團透過其固有的資本優勢吃老本,以剝削勞工而非促進生產力來維持其經濟利益和地位。另一方面高地價、高租金又窒礙了其他行業發展,導致香港經濟無法轉型,產業無法升級。

 

  他批評這些壟斷集團作為既得利益者,對於任何改革都予以抵制的,於是累積下來的民生問題、深層次矛盾就成了「灰犀牛」,暗藏著龐大的反動性,是極具顛覆能力的社會不穩定因素。

 

  更嚴厲的指控是這些壟斷集團為了轉移矛盾,常用的障眼法就是暗中勾結反對派,製造政治麻煩,和中央較勁,以維持資本壟斷。反對派只是表皮,大財團才是核心,2019年這場暴亂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在經濟收縮、失業嚴重的當下,全港首50名富豪的財富仍增長7.5%,這種資本自由主義的「人吃人」實在諷刺、荒唐!而政府作為「第三方」,到底是做資本財團的影子、跟班,還是勞苦大眾的父母官?

 

  事實上,決定樓價的主要因素,不只在於賣地多少,住宅供應多少,更在於合理化市場規管。香港是寡頭壟斷市場,加上財富嚴重不均,炒賣之風盛行。對富人來說,持有大量物業的目的,是作為投資,放租或資本增值;窮人買不起樓,租金無管制,但求有瓦遮頭,便只能被嚴重剝削。過去10年,房屋價格升了約三倍,而租金升了約兩倍。「富人更富,窮人更窮」,可見政府的「辣招」用錯了對象。

 

  吳秋北的話,肯定代表其中一把北京聲音。確實這些壟斷大財團刮了多少香港人民脂民膏,利用制度優勢,將所有政策都是為了他們而生存。「五十年不變」的宗旨,民生福祉、生活幸福才是「五十年不變」的意義。香港要發展成為一個兼顧民生、經濟、公平的資本主義社會,就要避免走向極端資本主義,需要制衡和約束資本壟斷形成霸權。

 

  當中國已經實行勞保、社保、退保和醫保之際,香港卻甚麼也沒有,還憑甚麼說是國際金融中心呢?在這時北京為香港進行大手術之際,也順便把這些不合理現象糾正過來,才是真正香港未來。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3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