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28
十一月
啟德體育館|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啟德體育館|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啟德體育館|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推介度:
28/11/2025 - 29/11/2025
20
九月
紅磡香港體育館|《周興哲Odyssey World Tour2025 Returns–Hong Kong演唱會》9月20、21日再度回歸紅館 滿載回憶的旋律 熟悉的舞台 門票8月5日正式公開發售 紅磡香港體育館|《周興哲Odyssey World Tour2025 Returns–Hong Kong演唱會》9月20、21日再度回歸紅館 滿載回憶的旋律 熟悉的舞台 門票8月5日正式公開發售
紅磡香港體育館|《周興哲Odyssey World Tour2025 Returns–Hong Ko...
推介度:
20/09/2025 - 21/09/2025

如何留住海外人才?

如何留住海外人才?

中環人

  早前筆者接受媒體訪問,討論本地優才計劃至今已落實15年,累計逾七千名優才獲批來港定居,當中約87%來自內地,其餘來自美國、澳洲、加拿大等。去年優才計劃未受疫情影響,有多達1709名優才獲批來港定居,較前年大增96%,創下優才計劃推出14年來的新高紀錄。

 

  當然,香港是中國最國際化城市,擁有眾多優勢,相信疫情過後,更多優秀人才仍將來港發展,未來包括醫護界、法律界、會計界不同專業領域。難得的是,今年環球局勢波動,但香港金融經濟實力未有明顯動搖,未來選擇移居或來港發展的年輕人,筆者估計人數仍會持續上升。

 

(iStock)

 

  居安思危,筆者不能完全排除去年優才數字增長或存在時差因素,或許若干因素影響並未完全浮現。整體而言,香港金融優勢鞏固,加上大灣區的發展潛質,未來數字仍向上行,移民來港仍然會持續。始終香港依然是中國最國際化城市,疫情過後,來港的優秀人才依然會有增長空間,甚至可能是翻倍增長。

 

  參考2019年勞工及福利局向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提交的「2027年人力資源推算」報告,預計到2027年,香港整體人力會出現明顯短缺,一直以來科技人才短缺是香港科創企業的一大制肘。故此,如何吸引人才將成為核心政策,吸引世界各地高技術人才或優才來港定居,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

 

  不能否認,目前香港仍擁有不少獨特優勢。故此,有不少人才願意在香港生活工作,但似乎仍有不少人才在香港生活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卻選擇離開。舉個例子,有研究指出,原來有八至九成港漂均於七年內選擇離開香港,另外由內地學生來港就讀到成功在港就業,整個過程中只有三成人最終留在香港。

 

  細心觀察,兩地生活習慣差異或導致外來的朋友難以融入本地生活,而且本地略為產業單一,只集中金融及地產,其他行業的發展機會有限。與此同時,生活成本高昂,人口稠密、人均居住空間全球最細,居住成本高昂,薪金增長永遠追不上樓價,而且香港工時長,工作壓力又大,生活質素較低,令到不少打算移居香港的朋友們打退堂鼓。在一國兩制優勢下,如何吸引更多優才願意留下來建設香港,共同建設國家,避免人才流失,值得大家共同去深思。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