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28
六月
尖沙咀香港文物探知館|「唐風萬里:多元交融開放的盛世」展覽 尖沙咀香港文物探知館|「唐風萬里:多元交融開放的盛世」展覽
尖沙咀香港文物探知館|「唐風萬里:多元交融開放的盛世」展覽
推介度:
28/06/2025 - 31/12/2025
07
八月
尖沙咀海港城|日本金箔藝術家深沢 尚宏香港首展《花鳥金語》   現代『花鳥繪』詮釋古典工藝與自然詩意 尖沙咀海港城|日本金箔藝術家深沢 尚宏香港首展《花鳥金語》   現代『花鳥繪』詮釋古典工藝與自然詩意
尖沙咀海港城|日本金箔藝術家深沢 尚宏香港首展《花鳥金語》 現代『花鳥繪』詮釋古典工藝與自然詩意
推介度:
07/08/2025 - 07/09/2025

【至親離世】逝者家書以「勿念」作結,真能忘記?其實是囑咐親人放下牽掛,繼續生活

【至親離世】逝者家書以「勿念」作結,真能忘記?其實是囑咐親人放下牽掛,繼續生活

吳思源
看透生死

  在一位婆婆的安息禮中,孫兒讀出悼文,提到這位未受過甚麼教育的婆婆,以前每逢寫家書給鄉間的親戚,結尾時必以「勿念」兩個字作結。

 

  親愛的婆婆辭世,以後在世上再不會見到她的容貌了,記掛她的音容乃無可避免,著親友「勿念」可是難事。多年前香港著名歌手劉德華唱過一首歌叫《忘情水》,謂天下間若有這水喝了可忘掉一切,那就多好,免了一切牽腸掛肚的愁苦。

 

「啊  給我一杯忘情水

換我一夜不傷悲

就算我會喝醉

就算我會心碎

不會看見我流淚 」

 

  真正的忘記是不容易,尤其是逝者乃自己的至親。但不同宗教與哲學都有曉喻世人「放下」的道理。例如基督宗教的聖經《創世記》,就曾記載一個「忘記」的故事。

 

  曾蒙受不白之寃,無辜下獄多年的約瑟,重獲自由後復得埃及法老王的賞識,貴為宰相,之後生了兩個兒子,他給長子起名「瑪拿西」,意思是「使之忘記」;到次子出生,則起名「以法蓮」,意思是「使之昌盛」。約瑟為兩個兒子起了意思完全相反的名字,代表了他歷盡辛酸後的心境,欲忘盡一切,然後重新開始。

 

  婆婆寫家書結尾著收信者「勿念」,其實不單止是客套話,也是她不想成為鄉間親人的牽掛。現在她走完一生的路程,返回天家,她也心想仍在地上生活的眾兒孫及親人,可以放心的繼續生活,而不是依依不捨的牽掛著。

 

  人生有許多事情固然要「念」,但同一時間,也要學習放下和捨棄的功課。事實上人生若沒有「瑪拿西」,也就不可能有「以法蓮」,他們仿如雙生子,兩者缺一不可。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