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偷渡台灣】港人偷渡抵台,為何成為不能談論的敏感話題?

【偷渡台灣】港人偷渡抵台,為何成為不能談論的敏感話題?

姚超文
台灣熱話

  偷渡台灣,近日成為台港兩地熱門話題。日前12名計劃偷渡台灣港人,在大陸水域被公安拘捕,家屬無法探視,被批評為「秘密關押、音訊全無」。不過,就算如願偷渡抵達台灣的港人,其實也處於「秘密關押、音訊全無」狀態,香港家屬連是否平安抵達都無權過問。有趣的是,輿論和人權團體卻對這種情況視而不見,繼續保持低調。

 

  從今年年初開始,香港抗爭者偷渡台灣消息時有所聞,台灣當局都保持不作評論的態度。據美國傳媒引述消息指,僅僅7月這個月份,就有兩批抗爭者偷渡,第一批10多名抗爭者坐船從香港出發,直接到高雄。另一批抗爭者坐另一艘船,到離香港300公里屬於台灣控制的東沙島,然後再獲安排送到台灣。

 

  如果從網路搜尋相關關鍵詞,還會跳出來更多不同時間香港偷渡者的消息,不過最後都下落不明。

 

  對於這些報導,陸委會依然以「別有用心,不就個案評論」作出回應,彷彿港人偷渡到台灣是子虛烏有的指控。

 

  前幾天,有自稱參與協助港人偷渡的台灣媒體工作者,在社交網站發文指控,7月18日由香港出發,經東沙島抵達台灣的五名香港人,到台灣兩個月仍然被監禁,不但無法向香港家人報平安,連人權團體和律師都無法探視,處境和目前關押在深圳的12名偷渡港人基本上並無差異。

 

  這次終於引發總統府發言人被迫回應,但內容仍是千篇一律的官樣文章,宣稱陸委會已經跨部會結合民間力量,成立香港人道救援辦公室之類,對偷渡問題帶過不談。其他如競選高雄市長時,一再以撐香港為政見的民進黨籍陳其邁,連五人是否關押在高雄都顧左右而言,不作出回應,顯然這個議題已經成為不能談論的敏感話題。

 

  從去年開始,民進黨政府對於香港人的援助,出發點都來自蔡英文聲望低迷時,透過聲援反修例人士,激發反中情緒鹹魚翻生,就算當選連任後,也不得不表態繼續的政策。但觀察今年以來的做法,除了成立「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接聽港人諮詢移民電話外,根本沒看到實質的行動。蔡英文競選時提出的抵制或制裁香港措施,看起來也是不了了之。

 

蔡英文去年聲望低迷時,靠撐香港獲取年輕人支持鹹魚翻生。

除了成立「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為想移民港人提供咨詢外,台灣當局並未推出更多協助港人措施。

 

  其實,台灣當局以及透過特定成功來台人士,多次明示或暗示,移民台灣最好的方法就是合法的升學或者投資移民,其他方式困難重重,偷渡更是不歡迎。但是礙於當初聲稱援助港人講得轟轟烈烈,偷渡來台的港人不能遣返破壞形象,只能把這批燙手山芋低調藏起來處理。

 

  依照台灣過往處理大陸來台的民運人士做法,都是先在宜蘭的收容中心「靖廬」,安置一段長時間,再協助尋找第三國收容。問題是外國要收容這些反修例港人,出發點大多站在宣傳人權和民主價值的立場,所以偏好有知名度的樣板人物。現在如此多港人偷渡來台,其中能夠出名到被第三國接納的恐怕不多。而是最現實的就是:夠資格的出名人士根本可以直接獲得第三國收容,毋須冒生命危險偷渡。

 

  尷尬棘手的還有另外一點:至少兩批香港人成功抵達高雄和東沙島,證明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都能突破台灣海防,如果換成訓練有素的大陸情報人員,豈不如入無人之境,對於聲稱隨時掌握大陸動態的軍方和海巡署,簡直是被連打好幾巴掌,情何以堪。

 

多批港人成功偷渡靠岸,是否代表台灣海防有漏洞?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1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