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28
十一月
啟德體育館|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啟德體育館|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啟德體育館|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推介度:
28/11/2025 - 29/11/2025
28
六月
尖沙咀香港文物探知館|「唐風萬里:多元交融開放的盛世」展覽 尖沙咀香港文物探知館|「唐風萬里:多元交融開放的盛世」展覽
尖沙咀香港文物探知館|「唐風萬里:多元交融開放的盛世」展覽
推介度:
28/06/2025 - 31/12/2025

媽咪喺度

屈穎妍
暢所欲妍

  一直覺得,香港法例對於兒童和大人的界定很離奇,對,是離奇,不是模糊。

 

  香港有條法例,16歲以下的兒童不能獨留在家,於是兩年前有一宗案件,是單親爸爸因外出購物,獨留12歲兒子在家,被前妻揭發報警,雖然孩子無受傷也沒出意外,但該父親還是被拘捕並控以虐兒罪,因為疏忽照顧都算是虐兒的一種。

 

  然而,在父母簽署同意下,原來16歲是香港最低的合法結婚年齡。即是說,前一天還不能獨留在家,16歲生日後,就可以結婚了,不過進戲院看三級片還是要等到18歲。

 

  另外,香港可以全職工作的年齡是15歲,這又奇了,16歲以下不能獨留在家,但15歲就可以外出返工,這大人小孩的定義實在太詭異。

 

  也許因為這種混亂,讓大家已不懂分辨,兒童能做甚麼?不能做甚麼?昨晚(10日)在尖沙咀海港城被警方帶返警署警誡的13歲「記者」陸同學就是一例。

 

  話說這位唸中一的陸同學昨天穿了件記者黃背心、拿著相機對準暴動現場的警察防暴隊在拍攝,警方先是懷疑他當童工,後來陸同學說他是義務記者,於是警察以保護兒童法例對他作出警誡。

 

  因陸同學年紀太小、卻出現在危險環境,其實他的父母已犯了疏忽照顧兒童罪,警方本應可向法庭申請兒童保護令,把陸同學送進兒童院。這次警方明顯寬大處理,只警誡了事。

 

  不過,問題兒童都是出於問題父母。當陸同學和母親步出警局,看到在外守候的傳媒,穿了一身黑的陸媽媽一臉光榮,說一早知悉並贊同兒子當暴亂「記者」:「千年難得一見嘛,這是一個成長階段,讓他面對一下這種大場面……我早跟他說,你的身形外貌一定會被警察針對,你說他會應付,況且他有記者證……」

 

  原來,在黑暴眼中,記者證真是一個護身符,提著咪高峰採訪他的記者,不知可有被冒犯感覺?人家13歲字都未識齊掛個記者證就是無冕皇帝,做記者原來這麼兒戲,大學新聞系可以執笠了。

 

  陸同學又說,選做記者而非救護員,是因為自己「未夠歲數考急救牌」,可見記者門檻之低,連一個急救員都不如。陸同學又揚言披上記者背心到暴亂現場,是「希望報道事實」,現場記者當場被打臉,原來你們一直報導的都不是事實,要一個13歲少年以身試法來代勞。記協出句聲啦,被班細路踩上心口了。

 

  這夜,區議員來撐陸同學、律師又來幫他、社工也來護他、還有很多網民隔著空氣在讚美:「13歲,靠你喇!」「Proud of you!」「好勇敢!」「小朋友加油、香港需要你!」「……」留一句言太容易,殺君馬者道旁兒,反正那不是自己子女。

 

  離去的時候,陸同學終於忍不住哭,13歲被警察拘捕審問警誡,相信早已嚇破膽。記者見狀安慰說:「無事無事,媽咪喺度。」一句「媽咪喺度」,大家都露了底,13歲,被你們捧上天,還不是屁孩一個。

 

  (編按:筆者本周請假暫停供稿,下周(25日)復常)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3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