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選後形勢解讀

選後形勢解讀

雷鼎鳴
雷鳴天下

  區議會選舉結束,雖然建制派所得票數有顯著增幅,基本盤並無流失,但在總席位上卻兵敗如山倒,這倒是應驗了我5個月前在本欄援引淝水之戰歷史案例所寫下的論斷︰在兩軍對峙時,任何一方的退讓,必會引發不測的危機。林鄭當時不斷道歉,其後又大隱於府衙之內,在社會最需要領導人論述之時,她在一段頗長時間內卻鮮有公開露面,當時已有建制派議員埋怨這會拖累區議會的選情,今天只是應驗了那時的預言罷了。

 

 

  這次選舉及這幾個月多次示威及暴亂的參與人數,倒是有助於我們掌握香港的實況。今次投票人數約294萬,兩大陣營的得票率因點算票數時有個別的作弊投訴,所以仍有爭議性,但大局不改。建制派得票約122萬,反對派得票169萬,另有3萬餘票不歸類於這兩陣營。按百分比算,大約是41.5%與57.5%之分。很多人說並無打破四六比的常態,也不無道理。

 

中間派人數仍然最多

 

  因投票率高,不少人驚訝沉默的大多數去了哪裏?在愈來愈撕裂的社會,這確是值得注意的問題。6年多前,鄭赤琰教授建議香港的選舉制度應學習新加坡、澳洲等地的全民強制性投票,我對此建議大力支持。若用此方法,沉默者便不能再沉默,我們才真正知道民意。香港21歲至85歲人口,扣除數十萬外傭後,今年約有580萬人,我們可把他們分成幾大類。約413萬人登記為選民,連選民也不願做的大約便是167萬人吧,有登記但沒有投票的是119萬人,兩者加起來是286萬人,幾乎剛好等於香港成年人的一半。這些成年人,在如此動盪的社會環境中仍保持沉默,也許各有因由,但顯然他們絕大多數並非政治動物,不過,這些沉默者總數稍低於成年人總數的一半,我們以後只能稱之為沉默的一半人,而不是沉默的多數。

 

  有投票給反對派的169萬人,是香港成年人口的29%,仍是少數,投給建制派的,則是21%。兩派都遠未得到香港成年人口大多數的支持。換言之,社會撕裂雖然加劇,中間派銳減,但中間人數依然最多,在今天特殊的環境下,這倒是稍為值得安慰的部分,中間派若不斷萎縮,社會的和諧必會受損。

 

  我們若把香港的政治光譜只劃分為建制派、中間沉默派及反對派,則又過於簡單。在5個多月的暴亂中,我們可看到真正的暴徒每次應只是三幾千之眾,多次加起來的或有六、七千,理大一役,除非律政司決定起訴時放軟手腳,否則這麼多人在暴動案發現場被抓獲,很難不損兵折將。但在過去,我們也見到在多次暴動期間,可能有總共多達數萬人協助過暴徒,他們亦不肯與暴徒割席,這些人雖不見得有直接參與過暴動,但在道德上或法律上,我們都應視他們為暴動的同犯,需要譴責。在6月份最大型的示威中,組織者聲稱有200萬人參與,我們算出是40萬人以下。我們知道,投票比較其他的政治參與,是機會成本最低的,所以參與的人數亦應最多,但今次投票支持反對派的只有169萬人,這便反證了他們過去所說的200萬人是胡說八道。有去示威的40萬人,我們可視為香港反對派政治運動的較積極支持者,但我們不能把這些人都視為支持暴力。至於沒有去示威,但又有投票支持反對派的120多萬人,他們與暴徒的距離更遠。

 

政府無能令黃營壯大

 

  這169萬人為何投反對派?他們當中當然有相當一批是泛民的基本盤,但不見得全部都是。我從前也指出過,藍營黃營人數都有上升,中間派減少。黃營人數上升,除了人口結構改變、年輕人投入外,我相信政府錯誤路線的影響最大。市民眼見政府無心無能力反擊暴徒的肆虐,自然不滿,建制派候選人受拖累是必然的。至於藍營人數增加,主要是市民難以接受一些只懂破壞毫無建設的行為。我在朋友圈、知識界或街頭巷尾與市民交流,不知見過多少人或搖頭嘆息,或心中憤慨,不過,他們對政府的無所作為一樣不滿,這也抑制了部分人的投票意慾。

 

  也許經過從中大二號橋向公路投危險物品、在理大投汽油彈,及選舉後暴徒被抓及疲倦,暴動會稍息,但人心仍然浮動,部分香港人仍處於失智失德的狀態,經濟衰退亦無可避免,如何走下去,將來有機會再談。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2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