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逃犯條例》的本質

葉劉淑儀
葉劉的地球儀

  政府於6月15日宣布暫緩修訂《逃犯條例》後,上星期五 (6月21日)的政府新聞稿亦一再強調「政府已完全停止《逃犯條例》的修訂工作,本屆立法會會期明年7月結束,條例草案屆時將自動失效。」我亦認為政府已無政治能量重推修例。不過,這段期間,我們的地區同事屢遭反修例人士辱罵,我理解市民及地區同事的憂慮,於是邀請了湯家驊大律師向地區同事講解《逃犯條例》的內容,也以本文和讀者分享,希望大家明白《逃犯條例》的本質。

 

《逃犯條例》的背景

 

  湯大狀指出,國際間之所以有引渡安排,是基於1990年聯合國通過了決議案,要求各國互相訂定引渡(Extradition)協議,共識以快速有效的方法,緝拿逃犯,打擊跨境罪行。自此國與國之間便根據聯合國訂定的範本,多國互相達成雙邊協議。由於香港並不是國家,因此並不適用「引渡」(Extradition)一詞,而是採用「移交」(Rendition)這字眼。

 

  在1997年前,香港是按照適用於香港的英國法例移交逃犯,香港本身並沒有相關條例。接近回歸,港英政府將一些英國法例本地化,其中包括移交逃犯條例,訂定了香港的《逃犯條例》,並於1997年4月通過。當時,基於香港及內地的法制差異,條例訂明香港不會向中國移交逃犯。至於將來如何處理,當時只餘幾個月壽命的港英政府可謂無能為力,惟有留待回歸後的特區政府處理。

 

  回歸後,香港先後與20個國家簽訂了長期移交協議,其中包括菲律賓及印尼這些司法制度與香港有差異、在國際法治排名相對低的國家。但我們仍然與他們達成協議,因為雙方都認同有必要合作打擊跨境罪行。例如近年在本港時有所聞的電話騙案,干犯者可能身在印尼,因此這些跨境合作是有必要的,以打擊跨境嚴重罪行,特別是運毒、洗黑錢、向恐怖分子提供資金、偷運人蛇、網上及電話騙案等。而中國亦與大約60個國家簽訂了引渡協議,其中包括四個歐盟國家: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及比利時。最近西班牙便引渡了94名涉嫌干犯電話騙案的台灣人到中國。

 

何謂移交逃犯?

 

  湯大狀指出了移交逃犯安排的要點:

 

  1﹒該逃犯所干犯的罪行並不在香港發生。如果干犯者在香港犯案,他會在香港受審,因此「港人港罪港審」只適用於香港人在香港犯案,或大部分罪行在香港干犯。典型的例子就是陳同佳,他干犯的謀殺案不在香港發生,香港法庭只能檢控他洗黑錢,不能檢控他謀殺或誤殺,可見「港人港審」是不可行的。

 

  2﹒為何需要移交逃犯?因為逃犯在犯罪後離開了犯罪的地方,若不把他緝拿歸案,他便逍遙法外。例如1998年我處理過的張子強案,當年他涉嫌綁架及囤積軍火,但是香港這邊沒人報警指他綁架,只是後來他知悉警方揭破他囤積軍火,他逃到內地,卻被內地逮捕。由於香港與內地並沒有移交逃犯協議,所以沒能把他移回香港受審,最終在內地遭處決。當時的立法會促請特區政府與中央政府商討移交協議,讓這些逃離香港司法管轄區的逃犯得以移回香港接受審訊。

 

  3﹒逃犯是指在其他地方犯案但逃到香港的人,與及觸犯了香港法例後逃到其他地方的人。自從1997年初香港通過《逃犯條例》後,香港與20個國家簽訂了長期移交協議。22年來,成功移交的逃犯數目有109人,最多的是美國,香港向美國移交了68人,而美國向香港移交了18人。換句話說,每年成功移交的逃犯數目只有4至5人,而且均是干犯了嚴重罪行的人士,其影響面十分狹窄,亦不影響絕大部分普通市民。

 

法庭擁有移交逃犯的最終決定權

 

  湯大狀亦強調,特首是沒有權決定是否移交逃犯的,因為條例包括了所有聯合國要求的人權保障,包括:

 

  1﹒一定要「雙重犯罪」,即是所干犯的罪行在香港及請求方均屬罪行;

 

  2﹒所干犯的罪行不是政治性質;

 

  3﹒如因為一個人的宗教信仰、政治意見、國籍及種族等理由而作出檢控,亦不可以移交。

 

  現行法例至少有10項有關人權保障的條文。而且在《香港法例》第503章《逃犯條例》第12條表明,當這名逃犯被交付到裁判司署的時候,裁判司要向該逃犯表明,他有權申請人身保護令;另外,行政長官作出的任何行政決定,例如引用《逃犯條例》將一名嫌疑犯移交,都是可以被司法覆核的。因此,最終的決定權在法庭。

 

  最近國際傳媒報道了兩宗引渡個案,正好反映移交逃犯的司法程序十分冗長,而且法庭有最終決定權。該兩宗個案最終法庭也是否決移交的。一宗是台灣要求蘇格蘭引渡一名名叫Zain Dean的英國人,他涉嫌於十年前在台灣醉駕撞死一名送報紙員,犯案後逃到蘇格蘭。當時,因應台灣政府就此個案的要求,英國與台灣於是簽訂備忘錄(MOU),台灣要求英國把Zain Dean引渡到台灣接受審訊。

 

  由於Mr Dean擔心回到台灣後會受到欺凌,台灣當局提出了多項人權保障,為他作出特別安排,包括保證他會有獨立囚室及浴室,他只會和外國人囚禁在一起,以保障他的人生安全等等。但在6月初,蘇格蘭法庭仍然不相信台灣當局會做到有關安排,否決了台灣的移交要求。

 

  另一宗案件,是近日新西蘭法庭否決了中國的引渡要求,拒絕將涉嫌在上海殺死一名性工作者的韓裔美國人Mr Kim引渡到中國受審。中國與新西蘭兩國之間沒有引渡協議,但就這件個案磋商,新西蘭的司法部長願意單項引渡,在2015年同意將Mr Kim引渡到中國。然而,有關決定近日被新西蘭上訴法庭推翻,並要求司法部長重新考慮引渡安排,因為新西蘭上訴法庭不相信Mr Kim在中國受審會有公平審訊。

 

  上述兩宗個案均反映法庭可以嚴格把關,最終移交與否的決定權在於法庭。而根據《普通法》,司法覆核一直可以抗辯到終審法院。香港的終審法院擁有大量優秀法官,包括海外的頂尖法官,他們是由行政長官委任,經立法會批准,而他們的薪酬是由香港人支付的,他們的任命並不受到北京控制,因此他們不需要擔心會受到北京的壓力。再者,法官需要公開判詞交待裁決,所以北京是不能夠影響他們的。

 

  最後,湯大狀向我們的地區同事重申,也希望廣大市民明白三點:

 

  一、特首沒權決定是否移交逃犯;

 

  二、移交逃犯需要經過法庭冗長的審訊;

 

  三、我們要相信香港的法制及法官。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24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