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04
十月
旺角麥花臣場館|巡演走遍全球  竇靖童《狀況外演唱會》音樂漫遊終站  十月香港壓軸登場  7月10-13日網上優先訂票 旺角麥花臣場館|巡演走遍全球  竇靖童《狀況外演唱會》音樂漫遊終站  十月香港壓軸登場  7月10-13日網上優先訂票
旺角麥花臣場館|巡演走遍全球 竇靖童《狀況外演唱會》音樂漫遊終站 十月香港壓軸登場 7月10-...
推介度:
04/10/2025
05
九月
亞洲國際博覽館|Super Junior 出道20週年 SUPER SHOW 10 世界巡迴演唱會 亞洲國際博覽館|Super Junior 出道20週年 SUPER SHOW 10 世界巡迴演唱會
亞洲國際博覽館|Super Junior 出道20週年 SUPER SHOW 10 世界巡迴演唱會
推介度:
05/09/2025 - 06/09/2025

【生存之道】講堂內鴉雀無聲?是怎樣的成長與教育令他們惜字如金?

【生存之道】講堂內鴉雀無聲?是怎樣的成長與教育令他們惜字如金?

梁若芊
心理攻防戰

  和一位年輕教授閒聊,他來自美國,在港教學只有兩三年。談到他的學生時,他有這個觀察:「在講課時,學生們都很靜很專心,但沒有太多反應。我問問題,良久沒有人回答,就算有都只是短短的回應。挑戰我的論述的情況,幾乎從未出現過,所以在大講堂更是靜如深海。如果有人回應或公開討論,大多數都是國際學生而非本地學生。這與我在家鄉教學的情況真的大不同!本地學生不是沒有好的見解和具挑戰性的問題,但這只是在課後單對單、小組討論或在交來的功課上才會出現。」

 

  甲學生說:「這就是我們從小到大所接受的『填鴨式教育』的結果嘛!時間有限,要學的課程繁多,所以要儘量在課堂上接收,不要阻礙教學進度。多問會令老師同學厭煩的啊!」

 

  乙學生說:「就算是上討論課,受歡迎的方式都只限於問一條『好問題』,讓老師講者可以詳細解釋他的論點,或更正一下他的論述。如果要表達不同的觀點,挑戰講者的看法,潛台詞就是『適可而止』、『點到即止』,作用是所謂平衡一下觀點,多角度思考。但如果你不斷追著去討論,就會被指是偏激固執。我們的世界裏,和教授或同學爭論得面紅耳赤,是罕見的,是負面的。」

 

  丙學生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競爭的環境和時代,要贏就要有獨特之處。所以要自私一點,收藏好自己的好意見,留待在功課或小組時才表現出來。這樣老師才會對你有印象,他日想邀請教授寫推薦信,他也知道你是誰。但是在一個三四百人的講堂裏,就算你有甚麼好問題好見解,他會連你的樣子也看不見,又怎會記得你是誰呢?」

 

  丁學生說:「也許還有一個因素:我們是一個看重『面子』的文化,是一個『恥感文化』(shame culture)。我們不斷反問:『我這樣做人家會如何評價我呢?如果我問這問題,人家會不會覺得我愚蠢呢?如果我表達這個立場,他們會否杯葛排斥我呢?所以,自我噤聲可能是最佳的生存之道。」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4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