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明白事實 為攬炒惡果負責

明白事實 為攬炒惡果負責

林奮強
盛衰關鍵

  眼下的香港,被暴徒「攬炒」到街既出不得,馬也跑不了!環顧我城︰破損累累、遊客零落、吉舖處處、失業將開始倍增、學界欺凌、謠言充斥……到了這個地步,大家或許會同意香港要轉變了。

 

 

  筆者重申,HKGolden50建基於一個信念︰無論個人、企業以至社會要作正面改變時,最需要的是客觀準確的理據和事實,以求在充分資訊下作決定(Informed Choices)。那麼,無論我們決定如何,包括仍擁抱暴行,我們再也沒藉口,要為很多可成永久性破壞的後果負上全責,不能再說「我們今天不知道、不明白」了。本文先討論5點︰

 

市民訴求遠比「5大」更廣

 

  (1)首先,在戾氣高漲的今天,思想容易兩極化,摯友親朋也很快非友即敵,總之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都是錯的。這就是民粹主張黨派及美國總統特朗普常用的「假二元」(False Binary)︰將人簡分為友(好人)、敵(壞人)。套用在今天,你不贊成「5大訴求」,定是助紂為虐的壞人!至於「義士」們的行為,包括圍毆、恐嚇,甚至刑毀,都只是為人民服務的「違法達義」,是公義的!

 

  事實當然並非如此。若我們以最能惠及家人的政策作為訴求的根源,很可能會包括︰年邁的父母看政府醫生輪候時間不再數以年計;子女可選擇的工種會更加多元;增加經濟上流力,改善家庭收入;多造土地,增加公共空間;廣建房屋,減輕供樓負擔及公屋輪候時間;增加社會支援,如安老院舍……隨意數數也肯定不止5大訴求!而上述最緊貼家庭也最貼地的要求,跟目前社運的要求截然不同。

 

  想為香港帶來正面改變,絕非只有支持或不支持「5大訴求」這個假二元可供選擇!事實上,絕大多數港人,無論對社運取態如何,也面對同樣影響我們生活的問題,也有共通的需要和目標(Common Purpose)。我們應除下有色眼鏡,以「為港解困」為共同目標,不要掉進假二元、非友即敵的黨派思維陷阱。

 

  (2)「未來是我們的」

 

  「時代革命」由年輕人主導。有人便指,因未來是他們的,所以應支持其行動。假設「義士」多是20多歲的學生,並假設其母親在30歲產子,「義士」的父母們現約50歲。相對平均預期壽命,他們仍可活到2054年,仍有近35年可以很美好的「未來」,包括有充裕時間看到2047的過渡。

 

  加上,因為父母輩人數多於孩子,直至其離開人世前,「未來」不論以人數或是「人年」(Person Years)計,佔大多數的中年人,以一人一票計,其實才是未來35年的決策者。筆者無意挑起世代紛爭,只是想強調口號中最重要的字,其實是「我們」︰我們是一家人,包括子女及父母!「攬炒」經濟,其實等於摧毀父母最後可工作的15年,其退休生活質素其實在社運人士手中﹗若「攬炒」真的成功,「義士」們實應準備作出更多承擔,供養自己及父母的35年「未來」。

 

  事實上,「我們」還必須包括現已平均近80歲的祖父母。在未來5年左右,這個為香港付出最多、享受最少的最偉大一代將相繼仙遊。筆者只能盼望,以他們血汗建成的東方之珠,就算未來5年被攬炒粉碎,仍會在年輕兩代人心中永遠閃爍。

 

  講到底,把「改變社會」的責任推在年輕人背上實在太重,也沒道理。舉個例,有多少個50來歲的父母,會將自己儲蓄30多年的退休金投資,全權交給自己20歲的孩子管理呢?既然如此,為甚麼我們會將比投資複雜多千萬倍的「社會未來發展」交給他們決定呢?這麼大的責任、壓力,對未經歷前兩代人那麼多人生高低、世事風浪的年輕一代而言公平嗎?為甚麼不是我們自己拿起槳一起划船呢?

 

 

勿讓意識形態阻礙發展

 

  (3)沒有上流力,未來就沒有意思了

 

  要做好事、做大事,一定要有持續的經濟資源支持。而未來20年,近60%的全球經濟增長都將來自中國,代表本港年輕人真是「近水樓台」。但就算有最大的帆、最快的艇,若果這精英一代因意識形態原因,不乘這未來幾十年的全球趨勢來選擇職業及發展舞台,不肯搭上祖國發展的「順風艇」,乘風破浪、揚帆出海、幫香港再創輝煌的話,那他們的前景也會和許多人口正逐漸老化、債務纏身的西方發達國家一樣,長期積弱不前。

 

  香港93%的GDP來自服務業,而服務業是不能「打包出口」(Non-Tradeable)的,我們要靠客人來港享用服務,才有生意可做。亦因此,單服務本港700萬人口,我們的潛質也只限於700萬人口。但香港本身也面對人口老化,總數近250萬的退休長者將大減消費最多達70%,那香港的生計何以為繼?年輕一代的上流力又從哪裏來?

 

  祖國的人口比香港多200倍,經濟規模大40倍,正是我們服務業需求的來源。其實,祖國發展給本港帶來的機遇,在近10年愈來愈明顯︰金融業方面,國內企業佔在港上市公司數目5成、總市值6成、每日成交額7成。

 

  (4)「反中」陰謀滿天飛

 

  民調每每指出年輕人對中國的認同感較低。這不難理解,但重要的是,中華文化重視道德,而國家法治及自由亦長期有改善。揮舞龍獅旗、乞求英國人施捨公民待遇的人,大概沒想過,現時每年有近1.4億國民出國旅遊,而這1.4億人度完假後全數回國,並沒違法留在異鄉。如果月亮真的是外國圓,國內又真的如某些媒體所一面倒地描繪得那麼差的話,新聞廣播的難民潮,首屈一指的來源理應是中國才對。

 

  以長年平均計,國家每年的經濟增長至少每年「生出」4個香港,香港實是「零頭中的零頭」。到底國家為了甚麼,要每天絞盡腦汁,刻意傷害這個會在4捨5入中消失(Lost In Rounding)的城市呢?

 

包容尊重造就輝煌香港

 

  (5)多元文明社會始於包容

 

  香港要有美好將來,一定要繼續成為開明的國際大都會,而國際大都會必需要多元(Diversity),各地精英也被吸引到此為家,為港發力爭光。而多元則建基於包容(Inclusiveness)和尊重容忍(Tolerance)。

 

  我城70%的長者都不是在香港出生,他們有著完全不同的背景、家鄉、方言、經歷,卻造就了今天繁榮穩定、和諧美好、世人稱羡的香港─直至2019年6月之前。

 

  今年6月過後,香港被大規模搗亂。如果港鐵站也建立一個關於鐵路系統被蹂躪的連儂牆,筆者會寫上︰「有人在這裏盡情破壞,有多代人在這裏努力建設,你呢?」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2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海鮮網購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