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23
七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夏輪換展出逾 60 件故宮博物院珍寶 重點展品包括珍貴清宮文房用具、清代軍事文物及慈禧太后肖像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夏輪換展出逾 60 件故宮博物院珍寶 重點展品包括珍貴清宮文房用具、清代軍事文物及慈禧太后肖像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夏輪換展出逾 60 件故宮博物院珍寶 重點展品包括珍貴清宮文...
推介度:
23/07/2025 - 20/10/2025
22
一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修明武備 ─ ─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事文物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修明武備 ─ ─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事文物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修明武備 ─ ─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事文物
推介度:
22/01/2025 - 31/12/2025

他們沒告訴你的……

屈穎妍
暢所欲妍

  如果大家仍記得,佔中九犯判刑前,曾在庭外拉起一幅黑色橫額,上書七個大字:「不廢江河萬古流」,那是最後的濫情,反對派欲借杜甫詩句把社會情緒推至最高點。

 

  販賣口號,向來是反對派的絕招,尤其年輕人心裏有團火,誰擦起一根感性的火柴,火就會迅速燃燒、蔓延、一發不可收拾。

 

  在最後審判日看到「不廢江河萬古流」這句,不用解題,都感受到那種澎湃、那種壯濶、那種義無反顧。

 

  然而,反對派卻沒有告訴你這首詩的前一句到底是甚麼?

 

  原詩出自杜甫《戲為六絕句》其二的最後兩句:「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用現代人話就是這樣說:你班友仔身名俱滅之時,真理及好文章依然會像長江黃河那樣萬古流傳。

 

  知道這詩的前一句,再看看黑橫額後面站那班社會破壞者,實在諷刺,原來這橫幅,是寓意他們自己「身敗名裂」的今天。

 

  不學無術、只取其浪漫、不知其原意的例子,還有很多。記得佔中時年輕人聚集最喜唱的歌是甚麼嗎?當年有首名叫《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的歌曲就常常在佔領地響起,那是歌劇《孤星淚》的主題曲。

 

  此歌劇改編自雨果小說《悲慘世界》,佔中學生看到MTV裏年輕人揮舞紅白藍旗就以為是講法國大革命。“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singing a song of angry men? It is the music of a people who will not be slaves again……” 浪漫激蕩的歌詞,鼓動了情緒,衝呀衝,衝向權威,殺向不義!

 

  然而,佔中主事者沒告訴大家,這本《悲慘世界》、這齣《孤星淚》、這首佔中主題曲說的,並不是法國大革命的故事,而是發生在1832的「六月暴動」。

 

  這起義是一場由「共和黨」發起、學生做主導的巴黎街頭浴血戰,一群十來廿歲的青年學生在巴黎老城區築起街壘,與國民警衛軍血戰,最終起義慘敗,93人死亡,291人負傷,超過1500人被囚禁及審判後被問吊。

 

  共和黨領袖一早嗅到事敗的氣味,在起義發動不久就丟下奮戰的學生,逃離巴黎,四處躲藏,所以這6月暴動死的,幾乎都是打頭陣的年輕人。如果不是雨果為此事寫下名著《悲慘世界》,這段歷史,早就在世界洪流中灰飛煙滅,那些年輕人,真箇死了也無人知。

 

  看了這歌曲背後故事,你會發覺與佔中何其相似。朱耀明說,我們只開了個頭,佔了三天,之後運動已是學生主導的了,要我們承擔責任,我不服。原來,那首歌,早已預示佔中結局。

 

  歷史總是在重複,浪漫激情永遠動人心弦,但背後他們沒告訴你的故事,才是真實。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5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