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改革開放與煉石補天

岑逸飛
論盡中港台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1978年5月,一篇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特約評論員文章,在《光明日報》刊發,短短6千字,為1978年的第11屆三中全會凝聚了共識,也為改革開放邁出一大步。該次會議,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路線,作出改革開放的抉擇。

 

  1980年,國務院將深圳、珠海、廈門、汕頭設為經濟特區。在深圳蛇口,一塊巨型看板被樹立起來,上書「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幾個大字。1988年,第一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在北京成立。到了1992年初春,88歲的鄧小平走向中國南方,以其政治氣魄和歷史視野,發表了談話,解讀何謂「姓社」與「姓資」的迷惑,推動改革再入歷史新境。

 

  改革開放的第一階段,是1979-1982,提出「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第二階段是1983-1986,提出「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改革實踐從農村轉向城市;第三階段是1987-1992年,中央提出「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理論;第四階段是1992-2003年,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五階段是2003-2012,目標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六階段是2012年至今,習近平提出深化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

 

  今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講話。最受人關注的,便是他的講話提到文革,指出:「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導致中國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人民溫飽都成問題,國家建設百業待興。黨內外強烈要求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使黨和國家從危難中重新奮起。」

 

  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很明顯是針對文革的禍害,撥亂反正。如果說,在毛澤東領導下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如盤古的開天闢地,那麼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便有如女媧的煉石補天。若參照《漢書.陸賈傳》記載:「高帝駕之曰『乃公居馬上得之,安事詩書?』」但陸賈隨即補上一句:「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提醒為政者不可輕忽詩書義理在治國的作用。「馬上得之」是軍事上開天闢地,而治國畢竟要「煉石補天」的本領。

 

  文革禍害,一如《淮南子.覽冥篇》描述的,相傳水神共工被火神祝融打敗,在盛怒下用頭撞斷不周山上的巨柱,於是天崩地裂。支撐天幕的四根柱子也傾倒,出現一個大窟窿。天上噴下烈火,地底冒出洪水,到處山火不息,河水泛濫,龍蛇猛獸也出來吞食人民,人類面臨空前大災難。

 

  而女媧目睹人類痛苦,感到難過,於是決定修補天空和大地,先用泥土填平地下裂縫,又請海洋最長壽、最有忍耐力的神龜站在大地四角,作為四根擎天柱,穩住大地。又擒殺了興風作浪、殘害百姓的黑龍;還儲存大量蘆草把它們燒成灰燼,堵住向四處鋪開的洪流。最後上天下地去找五色石,把五色石熔化成漿,填補在天幕上。從此,有朝霞,有晚霞,有碧藍天空,也有彩虹。

 

  摸著石頭過河的鄧小平可說是向女媧學習。如今改革開放40周年,可惜「煉石補天」尚未完成,因為中美貿易戰又讓中國出現一個新的大窟窿,究竟「習式改革」能否延續「鄧式改革」,令中國再現彩虹呢?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8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