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09
十月
紅磡香港體育館|林子祥 x 葉蒨文《白頭到老WE ARE ONE世界巡迴演唱會 – 香港站》 紅磡香港體育館|林子祥 x 葉蒨文《白頭到老WE ARE ONE世界巡迴演唱會 – 香港站》
紅磡香港體育館|林子祥 x 葉蒨文《白頭到老WE ARE ONE世界巡迴演唱會 – 香港站》
推介度:
09/10/2025 - 13/10/2025
23
七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夏輪換展出逾 60 件故宮博物院珍寶 重點展品包括珍貴清宮文房用具、清代軍事文物及慈禧太后肖像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夏輪換展出逾 60 件故宮博物院珍寶 重點展品包括珍貴清宮文房用具、清代軍事文物及慈禧太后肖像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夏輪換展出逾 60 件故宮博物院珍寶 重點展品包括珍貴清宮文...
推介度:
23/07/2025 - 20/10/2025

看清事實 明白填海好處

看清事實 明白填海好處

雷鼎鳴
雷鳴天下

  上周中大經濟系宋恩榮教授與我聯絡,說他與港大的王于漸教授會發起一個支持「明日大嶼」願景的填海造島簽名活動,問我要不要簽。我讀過他們二人在友報發表過的一篇相關文章,與我在本欄連續幾期所寫的分析與觀點不謀而合,所以當然答應。但因我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要保持低調,我就沒有向科大的同事講解此事的技術細節或鼓勵他們加入簽名了。

 

填海造島不但是開拓土地資源,背後更是迫使有土地在手的人,盡快開發或賣地。(資料圖片)

 

  經濟學界對香港的社會活動一般不大感興趣,若非早前反對「明日大嶼」的言論有太多與事實大相徑庭、民粹色彩極濃厚,而且與經濟常識相悖的「分析」,我相信宋、王二人也無興趣站出來批判這些人立場先行的觀點。有些人或許反駁,是否反對填海的便是民粹,贊成的便是理性?簽了名的38位經濟學家(其實楊汝萬教授是地理學大師,不是經濟學家),不也是立場先行嗎?這些疑問倒是有清楚的答案︰沒有經過理性分析及缺乏經得起推敲的證據,但又喜歡呼叫誇張口號的人才算民粹,有小部分反對填海的人提出過一些值得考慮的擔憂,我不會把他們歸類為民粹,38位學者的立場顯然是在分析過大量數據後才決定,所以對他們這方面的批評並不成立。

 

三跑成本加通脹 已具參考價值

 

  有些人或會說,他們的理據不是也一味靠估嗎?為甚麼反填海的人所估的1萬億成本便不可接受?任何涉及未來項目的成本效益分析都必然是估算的,但估算的質量或準確性卻必須看看背後所用的假設是否合理,或只是拍拍腦袋隨口亂說。我讀研究院時花了一個學期修讀過一門「項目評估」的博士課程,讀過無數聯合國、世界銀行或各國政府對很多基建的項目評估,這些世界級的評估,當然也無可避免的一味靠估,但卻無損它們的可信性,因為它們背後有著合理的方法,及站得住腳的假設,與「隨口噏當秘笈」不可同日而言。但涉及未來的,必然會有誤差,問題是對「明日大嶼」項目所作估算可能出現的誤差是否在安全範圍之內,不致推翻討論。

 

  估算涉及要找到一些不是這麼容易找到的參考數據,也要懂得甚麼細節可以不理,甚麼是關鍵,某項目有無更好的方案,及不進行此項目所帶來的損失或風險。我初出道尚未讀博士時曾短時期內在商界做過項目分析員,對幾十個項目作過可行性報告,其中一個例子可說明不少問題。

 

  當時老闆要我調查一下香港用作燒焊所用,一種叫乙炔(acetylene)的氣體在香港有多大市場。當時香港只有一間公司生產它,數據是商業機密,無從搜查。但有高人告訴我,碳化鈣的唯一工業用途便是生產乙炔,我一經提點,便跑到統計處找來每年碳化鈣的入口量(香港不生產此物),再找來中學時有機化學的課本,用分子量的公式輕易便算出乙炔的總產量。在沒有數據時,我們只要懂得轉彎,一樣可得到想要的答案,但我們也要懂得放棄無關重要的細節,例如香港學校中實驗室也會用掉小部分的碳化鈣,又或此物有小量雜質等等,但誰又會理會此等細節所可能引致的誤差?

 

  填海未開始,我們當然沒有詳細的成本數據,但只有蠢人,才不懂得轉彎。三跑要填海600多公頃,它的成本再加上通脹,不就是有價值的參考數據嗎?將來賣地可得多少錢,現在的地價減個折扣不過一樣有助估算嗎?

 

  這裏要提個醒,只要一個項目的社會效益大過成本,便已值得做,但今次社會的要求更嚴苛,不但社會效益大於成本,政府的收入也要大於造島及基建成本。在38學者的聲明中,造島而得到,可建醫院、養老院、公屋等等有益社會的土地,尚未計算在內,因為這些項目只有益社會,不會有益庫房,即使如此,庫房收益仍遠大於成本。但其實就算成本稍大於政府收入,既然有這麼多社會效益,項目仍應進行。整個項目的財政安全系數大很得,很多細節便可以不理了。

 

迫使地價向下跌 造地最為有效

 

  有人批評經濟學家不懂經濟101,不知道土地增加後,地價會下跌,因而賣地賣不到這麼多錢。這倒是只懂算術的人在指摘數學教授不懂加減數了。整個項目的目的之一正是希望地價能顯著回落,造福經濟與民生。38學者的聲明中作的其中一假設是到時的甲級商業用地樓面面積可賣9,000元一呎。據統計處數據,今年中環甲級寫字樓售價已達5萬多元一呎(其他地方要便宜一點),世界第一,再加上未來香港經濟有增長空間,誰敢說9,000元一呎的甲級寫字樓樓面地價,不是已考慮到地價會下跌這一因素?

 

  有人說填海沒有考慮過其他的選項。這倒是大大的誤會,光是弄這些島,距離提供足夠土地還有很遠的距離,其他的地一樣要,但要得到這些地,費時可能更長,在艱苦的討價還價後,成本可能更高。不過,填海造島卻正正是迫使土地持有者不能叫價太高的有效法門,不去造島,地價不下跌,誰肯平價讓政府得到土地?

 

  順帶一提,公民黨作了個調查,要人在5個選項中只選1個去支持。其結果顯示,有15%的人選了善用棕地一項,有13%的人選了填海造島。據我在月前參與的公眾諮詢中所得印象,幾乎人人都贊成善用棕地,按此推斷,贊成填海造島的人數應該相近,我估計多數港人都支持這項目。

 

  至於調查結果也說,57%的人反對耗盡政府儲備去造島,這不奇怪,我也反對耗盡,但現在儲備不會耗盡,卻會增加。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0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