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慈、悲-概括的普世價值

李錦
親子理財

  【慈,比快樂人哋;悲,拔除人哋嘅痛苦。慈悲是一個好有概括性和有普世價值嘅一個名詞,慈悲兩字不分國界和宗教。用關愛關心別人,不要只顧住私人益,要大家心領神會。】

 

  參與「觀音文化日」,儒,釋,道三教倡導每年農曆9月19日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為慈悲日,共同呼籲成立世界慈悲日。

 

何文匯教授:

 

  每一個人都有責任促進社會和諧,世界就會步向和平。和諧是來自善業,來自慈悲之心。

 

  慈悲和智慧並存。智慧越高慈悲越大,悲中有智。

 

  不知人而要愛人就屬於不知(論語),學能生智慧。

 

  擇善固執,真勇敢是無懼的。要自我醒察,身覺,以善心善行感動他人。

 

李焯芬教授:

 

  我們應該自己把每一日都當係慈悲日。

 

  慈悲係跨國界,可以消融敵意,放下假想敵,因為世間有太多問題,觀音需要千手幫人哋,希望我哋都幫助身邊嘅人。

 

  智慧是慈悲的基礎。禪定之中觀察到世間所有嘅時都係因緣條件決定。

 

  最後以心經開始的一小段解釋慈悲,坦然面對人生的起起落落,就能救度一切苦厄。

 

李志民教授:

 

  人能弘道(孔子)。

 

  以身觀身,以天下觀天下。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