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28
十一月
啟德體育館|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啟德體育館|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啟德體育館|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推介度:
28/11/2025 - 29/11/2025
11
四月
尖沙咀香港太空館|重溫太空館四十五年來點滴,與這座「菠蘿包」在維港星空下的故事:星空下的菠蘿包 尖沙咀香港太空館|重溫太空館四十五年來點滴,與這座「菠蘿包」在維港星空下的故事:星空下的菠蘿包
尖沙咀香港太空館|重溫太空館四十五年來點滴,與這座「菠蘿包」在維港星空下的故事:星空下的菠蘿包
推介度:
11/04/2025 - 27/10/2025

誰最會說話?

胡孟青
留給囝囝

  面對特朗普對聯儲局加息的連番批評與埋怨,某程度上,變相更鼓勵利率加快進一步正常化,尤其是中央銀行的決定大部分是以數據為依歸。而一旦鮑威爾領導下的委員,要減慢甚至停止加息的話,到時根本極可能是隨經濟走樣觸發而成,股市表現或者會更慘。

 

資金趨保守避險

 

  市場近年大賣新經濟,高科技產業股份股價水漲船高,在價格走勢愈趨反覆之同時,最會說話的仍是資金流向,在中美貿易戰影響下,如果根據最新的資金流向數字,台灣及南韓市場所受影響反而更大。

 

  以上月為例,南韓股市僅有約1.5億美元外流,但10月的首7個交易日,外流金額已大增至13億美元;台灣的情況更糟,由上月的流入21億美元,變成1星期內走資逾16億美元。兩者都是全球高新科技零部件的供應鏈重鎮,股市如果是市場前瞻判斷的反映,外界對整個高新科技供應鏈市場顯然是殊不樂觀。

 

  如果再看看環球最新資金流的變化,投資者大手減持高息企業債,導致債券資金外流逾百億美元,轉投向短年期政府債券、貨幣基金和黃金,更加屬於頗為典型的避險形態。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