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15
八月
尖沙咀海港城|《G-DRAGON MEDIA EXHIBITION : Übermensch》全球巡展 震撼宣佈加開香港站 尖沙咀海港城|《G-DRAGON MEDIA EXHIBITION : Übermensch》全球巡展 震撼宣佈加開香港站
尖沙咀海港城|《G-DRAGON MEDIA EXHIBITION : Übermensch》全球巡...
推介度:
15/08/2025 - 07/09/2025
07
八月
尖沙咀海港城|日本金箔藝術家深沢 尚宏香港首展《花鳥金語》   現代『花鳥繪』詮釋古典工藝與自然詩意 尖沙咀海港城|日本金箔藝術家深沢 尚宏香港首展《花鳥金語》   現代『花鳥繪』詮釋古典工藝與自然詩意
尖沙咀海港城|日本金箔藝術家深沢 尚宏香港首展《花鳥金語》 現代『花鳥繪』詮釋古典工藝與自然詩意
推介度:
07/08/2025 - 07/09/2025

偏頗理據 盲目反對

石老師工作室
為理發聲

  《施政報告》中「明日大嶼」填海計劃日前觸發逾5,000名市民遊行,要求撤回計劃。正如昨文提及,今時若不以理性務實的態度應對土地房屋問題,而只拖拉蹉跎,港人「住得細、住得貴」問題只會再困擾多香港幾十年。

 

  若細看包括周日遊行人士在內的反對者所持的理由,表面理性,其實都涉政治考慮,有些甚至以意氣先行,失諸偏頗。大家不妨細心看看,便會容易判斷。

 

  財務負擔沉重,經濟效益存疑?有人以「無底洞」、「庫房空」來形容填海的後果,但政府已強調那將是分階段的投資,若以早前團結香港基金填海土地每呎成本在1,300至1,500元計算,可能還比其他選項的成本為低,而且政府逐年分攤成本,相信不成問題。以回歸前政府的玫瑰園計劃為例,耗資1,500多億元,都是分8年分攤,似又不見得掏空了庫房。若填海成本1,500元,日後賣地呎價3,000元,將可抵銷部分成本,只見支出,不問收入,批評偏頗。

 

  政府一直強調仍未對計劃進行具體的成本估算,粗略估計,應在4,000億至5,000億元之間,但有人則誇大數字至上萬億元!確切成本如何,實有待政府日後公布的具體數字。有人又以「遠水難救近火」來批評填海需時15年,若大家不刻意「善忘」,政府其實已多番強調要多管齊下,而《施政報告》中亦有其他短中期房屋措施,有人偏不理會,是否正是意氣掩蓋了眼睛?

 

  人工島會沉降,氣候變化多風險?有人看到日本關西機場受風災蹂躪的情況,就聯想到港擬建的人工島。這類技術問題何不留待工程人員解決,而由門外漢來杞人憂天?

 

  社會欠土地公義?有人指填海造1,700公頃土地,不如發展合共2,000公頃面積的私人農地、棕地、會所用地等較快見效的方案。其實,《施政報告》已指今年內將完成兩項棕地作業研究,可能進展未如理想,但總算是開展了,雖說「多管齊下」,但個別例如棕地的阻力卻不小,有機會再討論。

 

  威權施政,利益輸送?有人說林鄭「一言堂」,以「威權」說了算,又「準備官商勾結」。林鄭早已解釋,此不多贅,何況她又承諾,填海土地公私營建屋比例將提升至「7︰3」之比,積極為合資格市民解決租、置的問題,官商勾結之說,何以見得?

 

  填海只是為未來「單程證」新增人口造地?若未來政策不變,這已是實際的人口問題,有人偏要以此激化社會矛盾,目的昭然若揭。

 

  填海造地需要公眾理性的解讀,只要政府繼續公開資訊,提高透明度,並耐心向市民解釋,覓地建屋取得共識相信仍然樂觀。

 

  《施政》點評三之二。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3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