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05
九月
亞洲國際博覽館|Super Junior 出道20週年 SUPER SHOW 10 世界巡迴演唱會 亞洲國際博覽館|Super Junior 出道20週年 SUPER SHOW 10 世界巡迴演唱會
亞洲國際博覽館|Super Junior 出道20週年 SUPER SHOW 10 世界巡迴演唱會
推介度:
05/09/2025 - 06/09/2025
15
八月
尖沙咀海港城|《G-DRAGON MEDIA EXHIBITION : Übermensch》全球巡展 震撼宣佈加開香港站 尖沙咀海港城|《G-DRAGON MEDIA EXHIBITION : Übermensch》全球巡展 震撼宣佈加開香港站
尖沙咀海港城|《G-DRAGON MEDIA EXHIBITION : Übermensch》全球巡...
推介度:
15/08/2025 - 07/09/2025

研治癌新法 美日2學者奪醫學諾獎

研治癌新法 美日2學者奪醫學諾獎

時事要聞

  【晴報專訊】今年諾貝爾醫學獎昨揭曉,由2位在癌症免疫療法的美日學者奪得,分別是來自美國德州大學的安德森癌症中心主任艾立遜(James P. Allison),及日本京都大學榮譽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他們分頭研究出能減少免疫系統的「煞車作用」,激活白血球攻擊隱藏癌細胞的療法。有臨床腫瘤科醫生形容,免疫療法徹底扭轉了癌症治療方向,帶來跨時代變化,近年更成為黑色素瘤及肺癌一綫治療藥物。

 

艾立遜指當日研究為了解T細胞,未料開啟治療癌症之門,直言知識邊界不斷拓闊是科學家最大動力。(iStock)

 

  2018年諾貝爾獎昨於瑞典時間早上11時半公布醫學獎得獎人選,今屆獎項由研究癌症免疫療法的70歲艾立遜及76歲的本庶佑奪得,二人瓜分900萬瑞典克朗(約790萬港元)獎金。本庶佑對獲獎感榮幸和開心,最快樂是聽到重病者因其研究痊癒。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梁廣泉解釋,人體內的T細胞可摧毁癌細胞,但免疫系統會產生特別蛋白質,牽制T細胞行動,免傷及正常細胞,即「煞車作用」;但部分癌細胞亦可產生相關蛋白質,避開T細胞攻擊,「免疫療法早在上世紀70年代興起,但以提升免疫系統攻擊力為主流,效果不彰;直至艾立遜和本庶佑在90年代分別發現CTLA-4和PD-1抗體,可阻截相關蛋白質的抑制信息,重啟T細胞攻擊癌細胞,免疫治療才有突破性進展。」他形容二人獲獎算來得很快。

 

劃時代免疫療法 抗癌大突破

 

  梁續指,採用「抗CTLA-4抗體」原理藥物多用於黑色素瘤、肝癌、肺癌治療;「抗PD-1抗體」和「抗PDL-1抗體」相關藥物則用於腎癌、胃癌、頭頸及淋巴癌等範疇,「在肺癌和黑色素瘤治療中,免疫療法已取代化療成一綫藥物。前美國總統卡特早年黑色素瘤『上腦』後,成功用免疫藥控制病情,10年無復發。」

 

 

副作用較少 混合療法成趨勢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游子覺補充︰「部分癌細胞懂得『隱身術』,騙過體內巡邏的白血球不作攻擊,獲獎學者發現如熄滅癌細胞的『隱身掣』,令白血球能分辨出敵人。」他指以2人研究為基礎的免疫治療近2、3年普及應用,副作用較化療少,如無脫髮、嘔吐等副作用,「但可能令白血球過度活躍,波及正常細胞,導致皮膚炎、腸炎和腎炎等炎症出現。」

 

  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助理教授蔣子樑指,目前市面大部分免疫藥都以2人研究為基石,針對性較化療更強;再配合傳統化療及電療作混合治療,亦是醫學界的研究方向。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海鮮網購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