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04
九月
中環海濱活動空間|友邦香港國際熱氣球節HABFest 中環海濱活動空間|友邦香港國際熱氣球節HABFest
中環海濱活動空間|友邦香港國際熱氣球節HABFest
推介度:
04/09/2025 - 07/09/2025
23
七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夏輪換展出逾 60 件故宮博物院珍寶 重點展品包括珍貴清宮文房用具、清代軍事文物及慈禧太后肖像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夏輪換展出逾 60 件故宮博物院珍寶 重點展品包括珍貴清宮文房用具、清代軍事文物及慈禧太后肖像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夏輪換展出逾 60 件故宮博物院珍寶 重點展品包括珍貴清宮文...
推介度:
23/07/2025 - 20/10/2025

【隱形的豬肉】看不見等於沒有?其實蝦餃、野菌餃都有豬肉!

【隱形的豬肉】看不見等於沒有?其實蝦餃、野菌餃都有豬肉!

楊大偉
Green Monday

  筆者最近「失驚無神」在不同場合抽樣調查,問究竟香港人無人不曉的飲茶點心蝦餃,除了蝦之外,還有甚麼材料?有人第一時間上Google,有人喃喃自語地說:「蝦餃不就是蝦、蝦餃皮,好像還有魚漿?」或有人猶疑了數秒才答︰「好像有豬肉」。對不少人來說,不講不知,原來大部分蝦餃的材料都有豬絞肉。

 

 

  豬肉在亞洲人的飲食,扮演一個很獨特的位置。蝦餃雲吞明明主角是蝦,但餡料卻同時混入豬肉來黏合。小菜例如麻婆豆腐、欖菜四季豆、螞蟻上樹,又或是明明寫上「魚」的魚香茄子,師傅落的都是豬肉碎。餃子、鍋貼、生煎包當然統統含豬肉,其他亞洲菜式例如泰式生菜包、韓式泡菜豆腐鍋等皆一概不能「走肉」,這還未計港人至愛的火腿和午餐肉,住家飯必有的蒸肉餅,和奉旨用來煲湯「吊味」的瘦肉。去飲茶問侍應野菌餃是否素食,至少一半侍應要回去問廚房,結果十居其九都有豬肉。

 

  這裏想帶出的一個獨特結論,就是在亞洲,豬肉已去到近乎空氣的地步,其無處不在已去到大家覺得連提它存在的必要也沒有。粥店的艇仔粥、狀元及第粥,無標明沒有就等於有豬肉。西洋菜餃聽落很green,但明明是西洋菜豬肉餃,偏偏大家覺得豬肉兩個字可以省掉。

 

  有趣的是,儘管豬肉如此無處不在,卻很少聽到人會高呼「我愛豬肉」。相反有人會標明自己是「牛魔王」,或一聽到某類海鮮便會兩眼發光(大閘蟹、龍蝦、生蠔等等)。當筆者介紹我們研發的Omnipork植物豬肉時,有人會疑惑地道:「為甚麼是豬肉?豬肉肯定不是我的至愛。」

 

  但無論是餐牌上將豬肉隱形,抑或很少人會主動列豬肉為「賣飛佛」,但客觀數據卻告訴我們全球消耗最高、佔肉類總產量近四成的正正就是豬肉。在中國此情況更加誇張,豬肉佔總肉類消耗足足65%。至於其他亞洲地區2016年的數字,日韓的豬牛食用比例約 2.3:1、新加坡為 3.8:1、中國、香港及澳門為 6.8:1,而越南更高達10.8:1。

 

  但無論豬肉是當主角(馬上想起蜜汁叉燒)、配角甚至被隱形的「茄哩啡」,事實就是豬乃全球污染的其中一個最大來源。豬的大量排泄物破壞無數河流和海洋地區,令全球出現大量近乎沒有生物可以生存的dead zone,而濫用抗生素、激素和基因改造飼料,對人類和地球健康的傷害更是無法計算,這還未計豬本身是高脂、高膽固醇、高卡路里等等。

 

 隱形不代表不存在,不信的話,大家不妨當你身邊的「老公豬」或「BB豬」隱形,看看會有甚麽後果。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4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