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25
七月
九龍塘又一城|全港首個CRYBABY官方活動「CRYBABY PLAYGROUND」登陸又一城 九龍塘又一城|全港首個CRYBABY官方活動「CRYBABY PLAYGROUND」登陸又一城
九龍塘又一城|全港首個CRYBABY官方活動「CRYBABY PLAYGROUND」登陸又一城
推介度:
25/07/2025 - 31/08/2025
15
八月
尖沙咀海港城|《G-DRAGON MEDIA EXHIBITION : Übermensch》全球巡展 震撼宣佈加開香港站 尖沙咀海港城|《G-DRAGON MEDIA EXHIBITION : Übermensch》全球巡展 震撼宣佈加開香港站
尖沙咀海港城|《G-DRAGON MEDIA EXHIBITION : Übermensch》全球巡...
推介度:
15/08/2025 - 07/09/2025

關注心理健康 走出情緒陰霾

石老師工作室
為理發聲

  一名懷疑患有抑鬱症的59歲女子跳進化寶爐,企圖輕生,事件再次為社會敲響警號,關注身邊人,不但是成年人,尤其在開學初期,學校及教育當局更要正視和關注,在學青少年與學童的情緒病及心理問題,並予以適當協助。

 

如患上抑鬱症,定要找人傾訴,而且努力放下心結,克服困擾。

 

  與焦慮、驚恐、躁狂等情緒病一樣,抑鬱症其實是精神病的一種。今時全港約有170萬名精神病患者,即全港人口中,約4人就有1人是精神病患者,而當中最多成年人患上的正是抑鬱症及焦慮症。

 

  公眾普遍對精神病人都有先入為主的印象或不必要的聯想,其實,人的身體或生理上會生病,精神或心理上又何嘗不會?患上精神病,在某些時候可能會影響了患者的行為,但只要加以適當輔導、照顧及治療,相信都有助精神及心理病患者走出情緒的低谷。

 

  作為壓力「爆煲」的都市,香港情緒病相當普遍,患者更不限於性別、年齡及階層,也不是名人獨有,社會應要重視。壓力或會令人情緒低落,甚至導致心理問題,若未致病,患者可透過心理輔導,自我釋放;若抑鬱成疾,符合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以下「重性抑鬱準則」,便要向精神科醫生求診︰

 

  兩星期內,同時出現下列症狀中的5項或以上,並至少呈現第⑴或第⑵項的其中一項︰

 

1.幾乎每天的大多數時間感到情緒低落;

 

2.幾乎每天的大多數時間對大部分活動的興趣或樂趣顯著地減低;

 

3.體重顯著地下降或增加,或幾乎每天的食慾減少或增加;

 

4.幾乎每天都失眠或嗜睡;

 

5.幾乎每天的思考及活動表現得激動或遲滯;

 

6.幾乎每天都感到疲累或失去活力;

 

7.幾乎每天都有無價值感或不適當的罪惡感;

 

8.幾乎每天的思考能力或專注力減退,無法集中,或猶豫不決;

 

9.反覆地想到死亡、反覆的自殺意念而沒有特定的計劃、曾經嘗試自殺或有詳細的自殺計劃。

 

  對一些已確診患上抑鬱症或其他情緒病的病人及其家人,社會、政府、教育局及學校等都應予諒解、同情及支援,例如接納;增撥精神科公共醫療資源,縮短病人輪候時間;多留意有精神或情緒問題的學生,不要只重視學科知識,而看輕壓力及情緒管理的教育等。

 

  總之,在應付情緒病問題方面,整個社會都應多走一步。

 

  心病還需心藥醫,解鈴還需繫鈴人。精神病與其他疾病一樣,患者不要諱疾忌醫,而且預防勝於治療,在未患病前,大家多要留意身心健康,嘗試放下心結,活在當下,相信這都有助撥開情緒陰霾,積極人生。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