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28
十一月
啟德體育館|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啟德體育館|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啟德體育館|MAMA《Mnet亞洲音樂大獎》
推介度:
28/11/2025 - 29/11/2025
03
九月
西九M+博物館|M+將於 2025 年 9 月與東亞領先文化機構合作呈獻:時代的稜鏡:日本的藝術實踐 1989‒2010、李昢:一九九八年至今的創作 及 春之宣言 西九M+博物館|M+將於 2025 年 9 月與東亞領先文化機構合作呈獻:時代的稜鏡:日本的藝術實踐 1989‒2010、李昢:一九九八年至今的創作 及 春之宣言
西九M+博物館|M+將於 2025 年 9 月與東亞領先文化機構合作呈獻:時代的稜鏡:日本的藝術實踐...
推介度:
03/09/2025 - 22/02/2026

港人意識差 回收箱變垃圾箱

港人意識差 回收箱變垃圾箱

時事要聞

  【晴報專訊】港人分不清回收箱和垃圾桶?有環團調查發現,放在路邊的四合一回收箱內,只有39%屬正確可回收類別的物料,其餘全是錯誤棄置的蕉皮、珍珠奶茶杯等,甚至有人吐痰入內。環團建議,政府應移走回收箱,放在政府監管的建築物內,防止濫用。

 

  綠領行動上月派員在23個分別在銅鑼灣、尖沙咀等地,設有「垃圾、廢紙、金屬及塑膠」的四合一回收箱旁觀察,撇除垃圾格外,發現在1,321件棄置物中,61%為垃圾、骯髒及錯誤分類,僅39%為正確棄置到分類箱的物料。

 

8成回收箱頂 被用作煙灰缸

 

王珮芝(左)指,如果回收箱附近能有沖洗回收物的設施,有利市民實踐乾淨回收;旁為綠領行動助理項目經理葉翠雯。

 

  綠領行動高級項目主任王珮芝表示,調查發現18%的物料屬可回收但錯誤分類,「值得關注的是,所有物料中有16%是垃圾,有紙巾、蕉皮、牙刷、雪糕筒、不能回收的煙盒等,甚至有人吐痰入內,欠缺公德心。」她說,市民分類意識不足之餘,亦缺乏環保教育,「同時發現56%回收箱外,有堆積垃圾的情況,最多是玻璃樽、紙箱、卡板,甚至有8成回收箱頂部被人用作煙灰缸。」

 

 

  調查除了發現回收箱內的垃圾量偏高,亦發現中環、灣仔等多個回收箱旁均設有垃圾桶,桶內平均有114件棄置物,數量較旁邊沒有垃圾桶的回收箱多出逾1倍,她認為,在沒有政府監察下,市民未能自律做分類回收,令回收箱猶如垃圾桶。

 

憂垃圾徵費後 亂棄置更嚴重

 

2019年將實施垃圾徵費,若市民回收意識無改善,恐令垃圾放滿街。

 

  王珮芝指,一般市民對「乾淨回收」的意識薄弱,他們習慣將飲料膠樽、珍珠奶茶杯等未經清洗的垃圾直接丟到回收箱,「令箱內其他回收物被弄髒,造成衞生問題。」她擔心,若2019年實施垃圾徵費,市民更會胡亂棄置垃圾,令垃圾量反增,未能配合減廢目標。

 

  她促請政府撤走路邊的回收箱,和俗稱「大口仔」的垃圾桶,將回收箱放在政府監管的建築物內,如圖書館、文娛中心等約848個地點,防止回收箱遭濫用。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海鮮網購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