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22
八月
中環香港大會堂|香港小交響樂團 — 麥兜.音樂廳裏的圖畫 中環香港大會堂|香港小交響樂團 — 麥兜.音樂廳裏的圖畫
中環香港大會堂|香港小交響樂團 — 麥兜.音樂廳裏的圖畫
推介度:
22/08/2025 - 24/08/2025
05
七月
旺角創興廣場 INCUBASE Arena|「百變小櫻展:魔法美術館」7月5日香港解除封印 亞洲巡迴最終章|登陸旺角 INCUBASE Arena 約3米高巨型基路仔打卡熱點|知世工作室1:1服裝實物震撼登場 旺角創興廣場 INCUBASE Arena|「百變小櫻展:魔法美術館」7月5日香港解除封印 亞洲巡迴最終章|登陸旺角 INCUBASE Arena 約3米高巨型基路仔打卡熱點|知世工作室1:1服裝實物震撼登場
旺角創興廣場 INCUBASE Arena|「百變小櫻展:魔法美術館」7月5日香港解除封印 亞洲巡迴...
推介度:
05/07/2025 - 31/08/2025

90後少女 脫毛燒傷恐留疤

90後少女 脫毛燒傷恐留疤

時事要聞

  【晴報專訊】消委會調查發現,本港每5人就有1人曾光顧醫療美容,惟消費者對醫療美容認知不足,8成人誤以為醫療美容等同一般美容服務,9成人更指原本由醫生負責的醫療美容,最終竟由美容師為他們施行,有90後少女在美容院接受激光脫毛導致一級燒傷。消委會認為應為醫療美容引入定義及發牌制度。

 

 

  消委會於今年2至9月分別以電話訪問1,004人、街頭訪問602人及由72人參與小組討論,並以神秘顧客身份訪查30間美容院、醫療美容中心、私家醫院等。在電話訪問中,20%年齡介乎15歲至64歲的港人,曾光顧醫療美容服務,當中8成為女性,以激光療程最普遍,其次是水磨嫩膚、射頻,但當中56%誤以為自己沒接受過任何醫療美容,事實上已接受有關療程。

 

9成人稱美容師代醫生操刀

 

  在街頭受訪的半數人均指,每月最少做一次醫療美容,平均花約6,600元,81.3%受訪者誤將醫療美容以為是一般美容服務,逾9成人指他們接受的醫療美容,政府規定須由醫生施行,但卻由美容院的美容師或治療師負責,令其忽略潛在風險。

 

  民主黨早前接獲一名20多歲的少女求助,指在美容院以4萬元購買12次比堅尼位置的激光脫毛,未料在第7次療程時,脫毛後一周感疼痛,求醫確診為最輕的1級燒傷,表皮會出現紅及輕微腫脹。她已停止療程,但要求美容院退款不果,個案仍在跟進中。

 

  消委會調查報告亦指,有女事主於美容院購買4萬元美容療程,附送頸部激光療程,由醫生處理,她於接受激光療程期間感疼痛,要求終止療程,惟醫生堅持直至療程完成,及後發現頸部嚴重燒傷,並確定原因是激光療程所致,且留下疤痕。

 

消委會促設發牌制度監管

 

許敬文認為,消費者購買療程前,需自行了解療程風險,美容業界亦需向顧客解釋。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許敬文指,消費者很多時「唔知自己買咗咩」。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提醒,政府就15項高風險醫療美容程序作出行政指令,需由醫生或牙醫執行,屬極高風險程序,如美容業界執行上述程序,是無牌行醫,消費者可以舉報。她認為,當局有必要規管醫療美容,包括發牌規管、訂下可進行療程人士的資歷、設立冷靜期及投訴機制等。

 

  衞生署正準備立法規管醫療儀器的相關事宜,擬明年首季向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提出立法建議詳情。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2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