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不只大腸癌和高鹽?最新研究:加工肉類還會增糖尿病、心臟病風險!營養師推介外食替代選擇

不只大腸癌和高鹽?最新研究:加工肉類還會增糖尿病、心臟病風險!營養師推介外食替代選擇

曾欣欣
識食Hea住瘦

  關於加工肉類的研究,過去20年來不乏相關資料。10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將加工肉類列為一級致癌物,並指出其與大腸癌的關聯性。所以一直以來,大家普遍認為加工肉類主要引致大腸癌及高鹽飲食等健康問題。但最新的一項研究就首次透過大型數據分析,探討加工肉類是否會增加其他慢性代謝性疾病的風險,以及安全的進食量。

 

 

不只大腸癌,加工肉類的危害更廣泛

 

  最近於六月底公布的一項大型研究,由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分析了超過60項先前的科學數據,並研究各人的飲食習慣與96項健康指數之間的關係。

 

  數據分析顯示,每天食用約50克的加工肉類會使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提高30%,而大腸癌的風險則提高26%。此外,食用50克加工肉類也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12%。

 

少量進食亦有風險?數據顯示沒有安全進食量

 

  當年撰寫關於世衛指引時提到,每天50克的進食量已存在風險。許多讀者詢問,如果只是食用少量,未達到50克,或是一星期只食用一到兩次,是否能抵銷風險?本次研究探討了少量進食的影響,結果顯示,加工肉類完全沒有安全的進食量,基本上即使是少量的進食也會提高健康風險,並不像大家所想般,以為只要吃半條香腸就能將風險減半。數據指出,進食少至0.6克的加工肉類,糖尿病風險會提升11%,大腸癌風險則提升7%。

 

  0.6克確實很少,即使是50克,其實也並不多。通常建議的肉類進食量為三安士,而50克只有1.8安士,這連一份肉都不到,卻已帶來健康風險。如果一星期只吃一次加工肉類,即50除七,即使平均每天的進食量也達到7克,這樣同樣會提升二型糖尿病及大腸癌的風險。

 

常見含加工肉類的餐廳菜式

 

  假設你完全不在家購買加工肉,只在外就餐,常見的菜式例如:

 

- 早餐外出食用午餐肉、香腸、火腿等,已經達到50克。

- 午餐進食卡邦尼意粉等含少量煙肉,約25克。

- 腿蛋治的方形火腿片,每片約22至25克。

- 辣肉腸意粉通常會提供最少三安士的辣肉腸,即約90克。

 

  其他常見含加工肉的菜式還包括:

 

- 薄餅(Pizza)

- 中式蒸飯類

- 點心類,例如雞扎

- 車仔麵紅腸

 

出街進食無法避免,但仍有選擇!

 

  大家可能會說,沒辦法經常在外用餐,無法帶飯。事實上,許多上面提到的菜式都有不含加工肉的選擇,只是大家可能未留意。例如,

 

- 早餐可以選擇豬扒、雞扒類,或肉絲米粉等菜式。

- 三文治可選擇吞拿魚、溏心蛋或其他肉類,還可以選擇用天然肉製作的漢堡。

- 意大利菜中雖然豬肉類較多是加工肉,但海鮮及家禽類則全都是天然選擇。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etnet用戶專享

獨家網購優惠

作為您最信賴的生活夥伴,etnet除了提供全方位的財經及生活資訊,並特意為用戶送上精心挑選的專屬網購優惠!

投資組合
股票組合
會員登入
登記成爲新會員
會員專區
語言
轉色
主題顏色
串流報價服務
數據庫及數碼解決方案
流動平台
Follow us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