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团简介 |
| - 集团主要从事创新生物药业务,以及仿制药及中成药业务。 - 创新生物药业务方面,集团开发中的生物药候选药物主要包括ADC(抗体偶联药物)、双特异性及多特异性 抗体。当中,集团已与BMS(Bristol-Myers Squibb,为全球制药公司)订立全球战 略许可及合作协议(於2024年2月生效),以共同开发及共同商业化iza-bren,其中集团保留在 中国内地开发及商业化iza-bren的独家权利,及已授予BMS独家许可在世界其他地区开发及商业化 iza-bren,首付款为8亿美元,潜在对价总额最高为84亿美元。iza-bren为全球首创的 EGFR╳HER3双特异性抗体ADC,临床试验覆盖十余种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头颈鳞癌、鼻咽癌 、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胆道癌、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肾细胞癌及肝 细胞癌等。 - 截至2025年10月,iza-bren共已开展超过40项临床研究,其中包括在中国开展的针对非小细 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食管鳞癌、鼻咽癌、尿路上皮癌适应症及卵巢癌适应症的10项III期临床 试验;3项针对三阴性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及尿路上皮癌的全球II∕III期关键性注册试验;以及分别 与PD-(L)1及TKI联用於一线治疗的合共15项II期临床试验,亦有9项後线II期临床试验及6 项Ib期临床试验。 - 截至2025年10月,集团的创新药物管线共有17种自主研发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其中6种亦有在美国进 行试验,包括GNC-077(多特异性抗体分子,已启动针对治疗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肠癌及其他实 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GNC-038(已在中国开展5项I期或I∕II期临床试验,适应症覆盖多种血 液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 集团亦生产及销售仿制药及中成药。仿制药所覆盖的治疗领域包括麻醉、肠外营养、抗感染及儿科药物,而中 成药则包括黄芪颗粒(用於改善整体健康及抵抗慢性疾病)及柴黄颗粒(用於治疗持续性高热、反覆发热及长 期低热)。截至2025年10月,集团销售逾百种规格的31种获批药物,包括26种仿制药及5种中成药 产品。 - 集团自主生产所有创新候选药物及上市药物,涵盖多种制剂类型,包括注射剂、片剂、胶囊剂及颗粒剂。截至 2025年10月,集团共有4个生产基地,全部位於四川省,总占地面积约为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 为13﹒2万平方米,共设20条生产线。 - 集团主要向经销商销售药品,另亦有直接销售产品予零售连锁药店。 |
| 业绩表现2025 | 2024 |
| - 2024年度,集团营业额上升9﹒4倍至58﹒21亿元(人民币;下同),业绩转亏为盈,录得股东应占 溢利37﹒08亿元。年内业绩概况如下: (一)整体毛利增加17倍至55﹒3亿元,毛利率上升40﹒2个百分点至95%; (二)药品销售营业额下跌12﹒7%至4﹒89亿元,毛利下降35﹒4%至1﹒98亿元,其中来自经销 商及零售药房之营业额分别减少12﹒8%及48﹒1%,至4﹒84亿元及298万元; (三)许可费收入为53﹒32亿元; (四)於2024年12月31日,集团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08亿元,借款为20﹒2亿元,流动 比率为3﹒16倍(2023年12月31日:0﹒73倍)。 |
| 公司事件簿2025 |
| - 於2025年10月,集团业务发展策略概述如下: (一)计划进一步加快iza-bren在中国及全球的临床开发,当中拟於2026年初向中国药监局提交 食管鳞癌的新药上市申请; (二)计划推动其他ADC、ARC(抗体放射性核素偶联物)及GNC(制导、导航和控制)多特异性抗体 的全球临床开发,并因应情况战略性地探索授权许可交易、合作关系、共同开发与共同商业化协议的机 会; (三)计划在临床开发、加强生产能力以及提高销售及营销方面进行更多的投资,以进一步扩大全球生产、商 业化和运营版图。 - 2025年11月,集团发售新股上市,估计集资净额30﹒18亿港元,拟用作以下用途: (一)约18﹒11亿港元(占60%)用於中国内地以外地区的生物候选药物的研发活动; (二)约9﹒05亿港元(占30%)用於建立全球供应链,当中主要为在中国内地以外地区的生物候选药物 的新生产设施的建设或潜在收购机会; (三)约3﹒02亿港元(占10%)用於营运资金。 |
| 股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