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世邦魏理仕於2025年9月17日回應香港《施政報告》,建議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及制定專屬法律以簡化流程,並呼籲在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允許更多住宅發展,以降低風險及提升發展商利益。
事實要點:
▷ 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及制定專屬法律簡化行政流程
▷ 洪水橋/厦村列為核心據點,基礎設施最成熟
▷ 建議實施靈活土地批租安排(長期租賃、多元分配)
▷ 「按實補價」及分期繳付地價降低前期成本
▷ 新田科技城需清晰路線圖及基礎設施規劃
世邦魏理仕表示,歡迎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發表2025年《施政報告》,就北部都會區發展及產業發展和革新。
世邦魏理仕香港區研究部主管陳錦平認為,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以及為該區發展引入專屬法律,將有助於簡化行政流程。這種做法可確保各項努力和投資能夠有效運用,從而實現資源的最佳分配與利用。同時,這也將降低發展風險,並提升參與該區項目的發展商利益。
陳錦平提及,針對產業發展和革新的不同措施,旨在制定包括審批土地、財政補貼及稅務優惠等優待措施的方案,將大大提升香港對策略性企業的吸引力。這將促使越來越多的新公司及高技能專業人士(包括管理層)遷往香港。這股流入將逐步推高該地區對住宅及商業房地產的需求。
陳錦平亦指,香港在推進生命科學、健康科技及製藥工程方面的努力,將會增加對高品質研發設施的需求,同時也需要更多溫控儲存及物流設施。
*籲港府考慮於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允許更多住宅發展*
世邦魏理仕估值及諮詢服務部主管鄭亥延則表示,支持北部都會大學城的發展,並歡迎洪水橋/厦村、牛潭尾及新界北新市鎮分階段推出用地。為確保策略一致及長遠成功,必須由工作小組引領,採取明確、以業界為主導的方針。在三個地點中,洪水橋/厦村在基礎設施及發展準備方面最為成熟,應作為核心據點,引領整體概念。
鄭亥延指出目前預留的企業及科技及物流用地,或可即時滿足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的需求。為支持大學城的發展,政府亦可考慮在相關地點允許更多住宅發展。整體總體規劃需要重新檢視,不僅要涵蓋校園選址,還需兼顧必要的生態系統建設。與大學及教育機構的緊密合作,將對塑造願景、吸引人才及推動區域創新至關重要。
另外,政府決定成立法定園區公司,特別是這個園區公司與香港科技園、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及數碼港之間,應保持透明和開放的溝通,因為它們在新市鎮發展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市場希望了解整體的工業/物流用地長期處置時間表,以便制定合適產業計劃。
*支持實施靈活土地批租安排,「按實補價」大幅減低前期地價成本*
世邦魏理仕亦指,完全支持實施靈活的土地批租安排,包括長期租賃,以及多元化的分配方式,如公開招標、限制性招標及直接批地,以加快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這些非傳統做法能為發展商提供更大靈活性、降低進入門檻,並有助吸引更廣泛的投資興趣。該行建議政府邀請企業提交方案,闡述其經濟貢獻,藉此為更靈活的地價機制提供理據,特別是在能帶來更大社會效益的情況下。
另外,世邦魏理仕歡迎建議中的「按實補價」及分期繳付地價安排,這將大幅減低前期地價成本,並避免在區域仍在發展中時造成過度財務壓力。相信這些措施將有助減輕發展商的財政壓力、提升項目可行性,並鼓勵更多積極參與北部都會區的發展。
*新田科技城須清晰路線圖,考慮減輕企業初期資本支出負擔*
世邦魏理仕補充,要釋放北部都會區新田科技城的全部潛力,政府必須提供一個清晰透明的路線圖,讓企業申請土地並提交發展建議書,包括其預期的經濟貢獻。該路線圖還應列明基本市政基礎設施的可用性,因為這是促進私人投資的關鍵因素。
鑑於發展所需的資本龐大,政府應考慮減輕企業在基礎設施方面的初期資本支出負擔,尤其是那些傳統上屬於公共部門責任的基礎公用設施和交通連接。雖然現行的創科分區允許多用途發展,但仍需一個更具結構性的藍圖,以納入零售及社區設施等配套。否則,本港將面臨土地使用效率低下、規劃分散,以及在新田科技城內有限空間上出現不必要的競爭。
《經濟通通訊社17日專訊》
【你點睇?】新一份施政報告出爐,你認為今次施政報告整體表現如何?你最支持哪個政策方向?►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