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8/2025 10:00

《積金特「攻」-王玉麟》中年翻身唔靠運氣,7月回報揭部署關鍵

  《積金特「攻」》每年踏入5月,香港打工仔總會開始憂心忡忡:「『五窮六絕七翻身』會否再度應驗?股市會否在7月反彈,還是只是曇花一現?」這句港人耳熟能詳的都市傳說,彷彿成了散戶心中的「季節性魔咒」。不少成員擔心強積金帳戶會突然「縮水」,每年均會於年中左右詢問:「應該趁低吸納,還是先行避險?」而今年7月的市場表現,似乎給了大家一個啟示。到底這波反彈是否曇花一現?還是長線部署的成果開始浮現? 投資世界受到許多因素影響,有些人會透過過去的市場表現找出可複製的軌跡,從中總結出操作手法,「五窮六絕七翻身」正是其中一派,適逢今個月是8月,筆者在這裏和大家一起探究,到底這些說法是否明燈。 *7月環球市場升溫,港人MPF帳戶「升呢」*   全球金融市場在剛過去的7月,持續升溫,延續上半年的強勢表現。根據盈加理財顧問有限公司的分析,美國特朗普政府頻頻出招,推出多項貿易協議,加上《大而美法案》的通過,為政策方向提供明確指引,推動市場風險胃納顯著回升。地緣政治方面,中東局勢升溫推高國際油價,為全球通脹帶來壓力。中國公布超出預期的經濟數據,以及美國放寬對華科技出口限制,令亞洲與科技板塊成為資金追捧的新寵。這一連串利好消息,為港人強積金帳戶帶來正面影響。 *三連升破魔咒,穩健長線策略勝出*   按強積金研究機構積金評級於上月的公布,受惠於強勁的收益表現,7月底強積金成員的平均帳戶結餘預計首次突破30萬元,相當於購買11盎司黃金或8000盒兩餸飯,絕對不容忽視。   與此同時,7月的AQUMON MPF「綜合基金指數+通脹指數」錄得0﹒81%正回報,雖然略低於6月的2﹒86%,但已是連續三個月錄得升幅,成功打破「五窮六絕」的魔咒。筆者認為,這並非偶然,而是長線投資策略逐漸開花結果的體現。   強積金屬長線投資,投資期長達三、四十年,期間會經歷多個市場周期。成員若受市場氣氛影響而頻繁進出市場,不但難以捕捉升浪,更可能錯失複利效應。只要堅持長遠眼光,無懼短期波動,穩健回報指日可待。 *40歲儲67萬?強積金百萬帳戶數年間翻倍*   不少人誤以為40歲才開始理財已屬「太遲」,但事實證明,機會仍然存在,而且比大家想像中高。根據積金局2025年7月的網誌,截至2024年底,強積金資產達100萬港元或以上的帳戶已突破12﹒5萬個,較五年前6﹒3萬個幾乎翻倍,顯示強積金長線增值潛力不容小覷。其中,約九成(11﹒3萬個)帳戶由40歲或以上成員持有,反映中年部署仍大有可為。   假設一名22歲大學畢業生從職場起步,持續供款18年至40歲,根據筆者公司的數據,其強積金資產中位數可達67萬港元;管理得當的成員,甚至有望突破百萬大關!這不單是數字遊戲,而是強積金作為累積退休儲備工具的實力證明。 *40歲唔擔心有計?中年翻身仍有機*   不少40歲左右的打工仔會問:「我仲有得追嗎?」答案是肯定的。40歲只是退休規劃的「中場時間」,距離退休還有20年,此階段應採取更積極的理財策略,至少每半年檢視一次投資組合,根據風險承受能力靈活調整。自願性供款是另一大利器,透過「雪球效應」與「平均成本法」,資產可逐步滾大。市場有周期,但投資要有耐性。只要策略得宜,強積金不僅是退休保障,更是實現財富夢想的秘密武器。《BCT銀聯集團業務定位及客戶方案高級總監 王玉麟》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之用,內容並未提供全面資訊或專業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投保建議及邀約,請不要依賴本文作投資╱投保決定。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MPF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