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2025 10:00
《保險智衛-余栢堅》70萬人跨境就醫背後,灣區醫療新趨勢
《保險智衛》今年5月,衛生署將12間內地醫療機構納入「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使參與該計劃的醫療機構總數增至19間,為合資格長者提供更多跨境醫療選擇。這不僅方便了長者,更體現大灣區融合為區內居民帶來不少便利,跨境醫療服務就是其中一個範疇。 過去,許多往來大灣區人士如同「候鳥」般定期跨境求醫。這種奔波不僅耗時費力,也為患者家庭帶來諸多不便。隨著大灣區交流日趨頻繁,有研究報告指出,單是深圳,於2023年就合共為香港居民提供高達70萬人次的診療服務1。區內人士對涵蓋內地大灣區城市、香港及澳門的醫療保障需求日增,可更自主規劃、無縫而優質的跨境醫療成為大勢所趨。 不過,不同人對醫療保障需求不一,要滿足多元化跨境醫療需求,保險業亦面臨不少挑戰。例如,商務人士因突發疾病需在境外就醫的索賠程序、跨境家庭覆蓋兩地的醫療保障等。此外,高淨值人士希望獲得涵蓋大灣區乃至全球頂尖醫療資源,而退休人士跨境養老,則會增加對門診和中醫診症等服務的需要。 保險業正推動產品設計與服務創新,以填補這些保障缺口。市場上已出現專門針對跨境醫療的健康保障方案,不僅打破地域限制,更讓醫療保障變得靈活而全面。這類產品的核心優勢在於其無縫跨境保障的設計理念,覆蓋範圍包括香港、大灣區指定城市及澳門;部分產品亦創新地推出家庭計劃選項,延伸家庭保障概念,一份保單保障三代人健康,家庭成員數目也不設上限。另外,這些方案特別針對大灣區居民的實際需求,提供廣泛門診服務,涵蓋普通科醫生、中醫師及精神科醫生診症服務,還包括身體檢查、牙科護理及大腸鏡檢查等受歡迎項目。此外,投保流程簡便,無需健康核保和驗身,讓保障變得觸手可及。 同時,一些方案也為高淨值客戶提供高端跨境醫療保障,例如不設地域限制的急症治療、同一保障級別下不論地域的劃一保費率、全數保障醫療費用且不設終身保障限額、中國內地專屬服務 (包括國際貴賓通道,以及專屬醫療陪診服務)及跨境癌症管理計劃。這些產品的出現,為客戶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 隨著大灣區生活日趨融合,跨境就醫或將成為新常態。當中的意義不僅在於打破地理界限,更是醫療服務模式和保障理念的革新。未來,保險業需要持續觀察跨境醫療需求的變化,不斷優化產品與服務,為客戶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跨境醫療保障方案,推動實現無界醫療的願景。《富衛香港及澳門首席產品總監 余栢堅》 資料來源:1﹒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旗下青年創研庫於2024年12月發布的「優化跨境就醫應對醫療需求」研究報告。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舉辦「XO異彩藝術家奬」,讓「腦力多元」人士透過創作藝術建立自信,將負面的能量化為正向► 即睇
-
上一篇
《保險智衛-余栢堅》子女教育開支大,部署理財「安全網」 16/07/2025 10:00
-
下一篇
《保險智衛-余栢堅》科技結合人性化服務,塑造效率溫度兼備體驗 30/04/2025 10:30
-
《保險智衛-余栢堅》保險覆蓋公立醫院自費項目,有病及早醫 11/09/2025 10:52
-
《保險智衛-余栢堅》指數型萬用壽險,財富穩中求進成就人生目標 18/08/2025 10:52
-
《保險智衛-余栢堅》滙率波動推高留學成本?多元貨幣保險可對沖 10/04/2025 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