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2025 14:02
【數據解讀】分析:內地物價穩中偏弱,為四季度政策加力預留空間

免責聲明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核心摘要:
中國2025年9月CPI同比連跌兩月,PPI同比降幅收窄至七個月最小,核心CPI同比漲1%(19個月首次),主因食品能源價跌及基期效應,四季度政策加力空間擴大。
事實要點:
▷ 9月核心CPI同比漲1%(19個月首次達1%)
▷ PPI同比降幅收窄至七個月最小
▷ CPI同比連跌兩月(食品能源價跌主因)
▷ 非食品價格同比連漲四月(漲0.7%,環比降0.1%)
▷ 四季度政策加力空間擴大(貨幣財政對沖外部波動)
中國2025年9月CPI同比連跌兩月,PPI同比降幅收窄至七個月最小,核心CPI同比漲1%(19個月首次),主因食品能源價跌及基期效應,四季度政策加力空間擴大。
事實要點:
▷ 9月核心CPI同比漲1%(19個月首次達1%)
▷ PPI同比降幅收窄至七個月最小
▷ CPI同比連跌兩月(食品能源價跌主因)
▷ 非食品價格同比連漲四月(漲0.7%,環比降0.1%)
▷ 四季度政策加力空間擴大(貨幣財政對沖外部波動)
受食品和能源價格下降以及翹尾因素影響,中國9月CPI同比連續第二個月下跌;PPI同比降幅則收窄至七個月最小,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數走低的影響,也有「反內捲」帶動相關行業價格同比降幅收窄的因素。當月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漲幅則為19個月來首次回到1%。
《路透》引述分析人士指出,在弱需求背景下,價格修復整體偏慢,物價穩中偏弱為四季度貨幣、財政政策持續加力促消費、有力對沖外部波動提供了充分空間。
*ING宋林:CPI明年有望回到正增長區間*
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表示,CPI同比降幅略有收窄,主因食品價格繼續下滑,這部分是基數效應的影響。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0.7%,為連續第四個月上漲,但環比還是降了0.1%。如果非食品價格的回升能夠持續,將有助於中國擺脫通縮壓力,但環比下降表明目前這一趨勢仍不確定。
由於食品價格具有周期性,當這一拖累消退後,CPI有望回到正增長區間,可能在年底前、但更可能是在明年。
考慮到三季度經濟動能放緩,9月通縮延續意味著貨幣政策寬鬆仍有可能。人行10月料保持觀望,預留政策空間以便在中美談判進展不順之時支撐市場。11月依然是值得關注的潛在寬鬆窗口。
*東方金誠:反內捲對商品價格拉動效應減弱*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馮琳認為,9月CPI環比季節性上升,同比降幅略有收窄,主要是受促消費政策持續效應顯現,當月家電、手機價格同比漲幅擴大帶動,近期國際金價大幅上漲也有一定拉動作用。
9月PPI環比延續持平,背後是儘管國際原油價格企穩、銅價上揚,但國內需求仍不足,且反內捲對商品價格拉動效應減弱,國內主導商品價格整體表現偏弱。同時,受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影響,部分出口佔比較大的行業價格也繼續承壓。9月PPI同比降幅大幅收窄,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基數走低。
整體上,當前國內物價水平穩中偏弱,這也為四季度貨幣、財政政策持續加力促消費、有力對沖外部波動提供了充分空間。
另外,保銀資本管理公司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分析,內需持續疲軟,通縮壓力持續。核心CPI同比漲幅達到1%,是個積極訊號;但貿易衝突重燃,經濟增長前景仍有高度不確定性,不利於需求復甦。當前斷言通縮壓力減弱還為時尚早。
《經濟通通訊社15日專訊》
《路透》引述分析人士指出,在弱需求背景下,價格修復整體偏慢,物價穩中偏弱為四季度貨幣、財政政策持續加力促消費、有力對沖外部波動提供了充分空間。
*ING宋林:CPI明年有望回到正增長區間*
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表示,CPI同比降幅略有收窄,主因食品價格繼續下滑,這部分是基數效應的影響。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0.7%,為連續第四個月上漲,但環比還是降了0.1%。如果非食品價格的回升能夠持續,將有助於中國擺脫通縮壓力,但環比下降表明目前這一趨勢仍不確定。
由於食品價格具有周期性,當這一拖累消退後,CPI有望回到正增長區間,可能在年底前、但更可能是在明年。
考慮到三季度經濟動能放緩,9月通縮延續意味著貨幣政策寬鬆仍有可能。人行10月料保持觀望,預留政策空間以便在中美談判進展不順之時支撐市場。11月依然是值得關注的潛在寬鬆窗口。
*東方金誠:反內捲對商品價格拉動效應減弱*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馮琳認為,9月CPI環比季節性上升,同比降幅略有收窄,主要是受促消費政策持續效應顯現,當月家電、手機價格同比漲幅擴大帶動,近期國際金價大幅上漲也有一定拉動作用。
9月PPI環比延續持平,背後是儘管國際原油價格企穩、銅價上揚,但國內需求仍不足,且反內捲對商品價格拉動效應減弱,國內主導商品價格整體表現偏弱。同時,受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影響,部分出口佔比較大的行業價格也繼續承壓。9月PPI同比降幅大幅收窄,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基數走低。
整體上,當前國內物價水平穩中偏弱,這也為四季度貨幣、財政政策持續加力促消費、有力對沖外部波動提供了充分空間。
另外,保銀資本管理公司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分析,內需持續疲軟,通縮壓力持續。核心CPI同比漲幅達到1%,是個積極訊號;但貿易衝突重燃,經濟增長前景仍有高度不確定性,不利於需求復甦。當前斷言通縮壓力減弱還為時尚早。
《經濟通通訊社15日專訊》
【你點睇?】立法會選舉即將舉行,多名議員表態不競逐連任,你是否期待元老議員退位、年輕人接班的現象?► 立即投票
-
上一篇
《A股焦點》比亞迪A升近1%,成功註冊「來杯迪小飲」商標 15/10/2025 14:02
-
下一篇
《A股焦點》空運股拉升,華夏航空漲停,冬春航季多家航企開新… 15/10/2025 14:00
-
【關稅戰】謝鋒:美國應回歸理性,別再走經貿關係緊張升級「老路死路」 15/10/2025 14:35
-
《A股行情》金融及半導體股助攻,滬綜指現升1%重上3900點 15/10/2025 14:29
-
《中菲關係》菲律賓11月起恢復中國公民電子簽證 15/10/2025 14:25
-
「京東新車」或定價10萬至12萬,料為廣汽埃安換電車型 15/10/2025 13:58
-
【FOCUS】核心通脹重返1%,旅遊「海鮮價」藏K型分化 15/10/2025 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