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隔離利復常 清晰指引減爭拗
20/01/2023
港府再放寬新冠防疫,本月底起取消確診者隔離令,改作一般呼吸道疾病管理。當局今後將准許無病徵打工仔上班,惟不建議染疫學生上學,比一些發達國家走得更前,有利社會和經濟復常,但必須制定清晰指引,防範僱傭之間出現爭拗。由於患者毋須再強制留家,醫管局將調撥資源重投門診服務,但遙距診症乃大勢所趨,今後仍要力推。
不再劃一留家 按病情釋人力
本地新冠患者當前必須隔離至少5天,病情轉好卻無法轉回陰性,需時則更長。未來,任何患者皆毋須再向政府呈報,倘無徵狀更可立刻重返職場,其餘則由醫生臨床決定,可放多長病假,無疑有利釋放勞動力,特別是前綫服務業僱員。
雖然密切接觸者不用隔離已成環球共識,選擇與病毒共存的國家中,新西蘭仍強制確診者隔離7天,更多地方類似英國,不再勒令留家,只建議不外出或接觸他人。一些港人當前對放寬有疑慮,不足為奇,大眾僅是心態上仍要適應,社區整體已建起穩固混合屏障,新冠近似感冒般傳播,不成問題。
本港一些老闆料將支薪要求中招僱員留家,避免感染同事或客人,卻定會有僱主錙銖必較,結果令輕中度病人為免被解僱,或放無薪病假,拖着病軀上班。家庭醫生作為前綫把關人,相信也會希望有較客觀指引或準則,解釋哪些新冠患者可放多長病假,應對醫患和僱傭間的潛在爭執。
以Omicron傳染力之強,打工仔很可能要照顧家中同樣失守的老弱親人,港府或應考慮參考新西蘭,列明他們可用自身積累的病假,或拿取特別假期,以照料家人。
以新加坡為例,任何患者應在獨立房間自我隔離至少72小時,惟若非有實際醫療需要,可以只休息而毋須求醫;無論有沒有醫生紙,僱主仍應給予有薪病假,可說在僱傭之間,取了折衷平衡。
有別新加坡繼續遙距診治低風險病人,本港醫管局為求調撥資源,加強新冠和其他偶發病門診、重啟夜診和假期服務,完全煞停了相關服務。
提升遙診效率 應列常設選項
當前遙距醫療需求縱有所回落,但遙距診治既有助減少病毒傳播,也方便行動有困難人士。而且,不同新冠變異株亞系的致病力有所減弱,但實際病徵每每仍是更近似「大號流感」,發熱、喉痛、肚瀉不一而足。要在當前冬季求醫高峰期長時間輪候政府街症,或者私家診所,還是相當磨人,遙距醫療則可略紓排隊之苦。
從內地科技巨擘紛紛開拓遙距診療可見,這是長遠發展所向,醫衞局和醫管局皆要反思,如何改進技術和流程,扭轉每治療一個遠程病人,等同3、4個門診病人所需時間的低效情況,令市民未來在公營醫療體系,一樣能有毋須面對面求醫的常規選擇。
感冒也罷,水痘也罷,常見傳染病的患者,皆沒需要隔離,新冠朝此走向,是社會終能走出長達3年疫情,重回常態的明證。當前大眾要為公共健康共同遵守的疫策已所餘無幾,口罩令以外,基本上只剩往返內地的核酸檢測,當局更要確保資源和資訊到位,避免從不該出現的通宵排隊苦況。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