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訪說好港故事 力促區域一體化
16/11/2022
特首李家超上任後首度外訪,明天將赴泰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會議。作為多個國際組織的獨立成員,港府一方面可親口說好香港故事,穩住短期經濟勢頭,抓緊長遠發展機遇,另一方面也可配合國家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願景,抵着美國不斷拉攏東盟(ASEAN)的圖謀。
東南亞如亮點 訪港泰旅客飈
李家超早前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申明,將宣傳香港已返回國際舞台中心,力爭在曼谷幾天取得最大、最有利回報。除與其他APEC領袖雙邊會談,他也會領導高級商貿代表團,介紹本港最新實況,推進與泰國合作。
環球經濟萎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形容,東南亞猶如「暗黑地平綫上的亮點」,今明兩年料交出遠勝國際平均的5%和4.7%增長。
本港經濟今年一直萎縮,出口近乎每月皆下滑,只有對第6大出口地越南,過往逾兩年每月都維持增長。東南亞的強靱也見於正從谷底反彈的來港過夜旅客數目,首3季以泰國最亮麗,大升了近15倍,馬來西亞亦增逾7倍。政商界力爭東盟,更見合宜。
李家超向本報透露,外訪時將重點接觸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成員,尤以支持本港加入RCEP的東盟優先。事實上,總理李克強上周六在東盟與中日韓(10+3)會議,亦特別促請支持香港加入RCEP,共同塑造更開放包容的經貿合作平台。
有別美國按意識形態築壁設壘、脫鈎斷鏈,RCEP列明,成員只要符合區域累計附加值要求,即可享有優惠待遇,尊重原有供應鏈互補互利的分工。香港是重要轉口港,加入RCEP可令東盟和內地均更易得到關稅優惠,助力建設中央眼中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東盟撐入RCEP 港拓專業服務
知識產權協調保護是RCEP的核心支柱,亦與本港在國家規劃的八大中心定位自然契合。本地專業服務界今後既可透過RCEP力推法律解紛、綠色金融等業務,也可為建立共同準則出一分力。
美國總統拜登近日訪亞洲,出席了東盟峰會,承諾大增今年援助至8.6億美元(約67億港元),又宣布升級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誓不落後於中方,卻缺席涵蓋面更廣的APEC會議,戰略優次明顯。
不過,華府歷年疏於經營東南亞,去年與東盟的貿易額,僅及內地東盟的一半,又或本港東盟的兩倍多,難怪印尼、新加坡等一再呼籲,正推動「印太經濟框架」(IPEF)遏華的美國,不要逼迫她們選邊站。
誠然,內地與東盟成員國的關係親疏有別,與IPEF成員(包括印度和澳洲等)亦一樣。雖然印度是美方牽頭「四邊安全對話」(QUAD)無法邁向軍事化的一大阻力,但中印接壤邊境亦時有紛爭。
香港除了和印度經貿往來高速增長,出於歷史淵源也有逾4.2萬不同國籍的印裔人士。本地組織「印度專業人員論壇」表示,不少同儕、特別高層近年一直留守在港,總領事館更指,有愈來愈多財金、科技等專才來港,可堪港府反思,能否藉此在國際舞台擔起更重要的橋樑角色。
【你點睇?】今年諾貝爾獎10月6日起揭曉,你認為特朗普能否獲得和平獎?►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