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揆內外交煎 華警惕免受針對
06/09/2022
英國執政保守黨黨魁選舉揭盅,卓慧思(Liz Truss)今天正式成為該國第3位女首相。當地眼下飽受失控通脹、天價能源內外交煎,新政府料將開出的藥方卻廣惹疑竇,估計亦難助國家免陷衰退。卓慧思不時拋出對華強硬姿態,無論她今後準備實事求是,全力應對內政,抑或轉移視綫,砌詞渲染中國威脅,中英的「黃金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中方必須警惕英方持續對華資設限,或者藉機填補脫歐後的人才空缺。
英通脹G7最差 領導未獲厚望
卓慧思得到57%黨友投票支持,擊敗前財相辛偉誠(Rishi Sunak)成為黨魁,惟得票率創同類選舉實行逾20年來最低。原主管外交,她卻曾口誤調亂兩個相隔逾千公里海洋(波羅的海及黑海),顯然未獲寄予厚望。
由於英國氣產下降而存儲力不足,疊加滙價走弱,當地能源價格升幅更超近鄰,下月民間相關費用勢要再升8成。投行高盛預測,英國本已差絕七大工業國(G7)的通脹,明年恐破22%。
卓慧思勝選後強調,將公布大膽減稅計劃,且紓減能源重擔;但經濟師也罷,傳媒也罷,最大疑問是政府負債已逾GDP的100%,哪還有錢推行大計?
小時候,卓慧思曾參賽扮演戴卓爾夫人(Magaret Thatcher),拜相前亦不時重演對方經典場景,卻被指更似前任約翰遜(Boris Johnson),只不過缺少了其粗野幽默感。從兩人皆由支持留歐嬗變為力促脫歐,正反映共同的政治投機主義。
約翰遜在謊言耗盡自身管治資產後,遲遲未肯掛冠,冗長的黨魁爭逐戰,不僅令英國無法像深受斷氣威脅的德國,更果斷保障能源供應,也加劇保守黨撕裂,以至危及全國信心。英國上周民調顯示,高達52%預期卓慧思會是差劣或極差劣的領袖。
英倫銀行近日估計,經濟第四季起將衰退,料持續5季,意味剛超越英國成為全球第5大經濟體的前殖民地印度,將可鞏固優勢。
視華「迫切威脅」 英須釐清立場
中國是英國第7大貿易夥伴,更是最大進口來源地,倫敦離岸人民幣現貨和支付交易,也可跟香港一爭長短,本可填補英國脫歐後所流失的生意。只是,保守黨最終放棄行事較務實、原準備與華簽訂新經貿協議的辛偉誠,背書有意將中國定位升至「迫切威脅」的卓慧思,兩國合作非但無法重回卡梅倫(David Cameron)治下的「黃金時代」,中方更隨時成為英國內政問題的「出氣袋」,令關係每況愈下。
升任財相大熱的原商務大臣關浩霆(Kwasi Kwarteng)近月屢以國安為由,否決中資併購科企,甚至連在港註冊企業亦不能倖免。卓慧思不時對香港、新疆等議題置喙,有分析相信已推出計劃延攬環球頂尖畢業生,以填補人才流失的英國政府,有機會再擴大BNO簽證。
當美國尚且只視中方為「戰略挑戰」,難怪中國外交部和《環球時報》皆批評卓慧思渲染「中國威脅」,連英國老牌保守派雜誌也申明,她將須釐清當前「表演大於實際」(more performative than substantive)的外交政策。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