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評估黃碼數據 安全鬆綁撐經濟
22/08/2022
本港確診連續4日超過6,000宗,而在實施了個多星期的「3+4」入境檢疫下,黃碼確診者比率波動,商經局表示暫無實際數據,並需要時間檢視。本港經濟復甦內部動力有限,而「3+4」吸引旅客來港作用相信也不大,商界和市民都盼望盡早在安全情況下通關。
當局有必要盡速評估黃碼確診比率對本港疫情風險的影響,從而研判是否進一步放寬入境檢疫,為本港經濟廣引活水。
「3+4」安排下,抵港人士持黃碼期間確診比例,最新有所回落。昨日新增6,513宗確診,237宗為輸入個案,包括49名黃碼人士,佔輸入個案2成。相關比率近日出現波動,此前一度逼近3成,超出當局原先預計的2成。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強調,「3+4」及黃碼只推出了短時間,需時收集數據分析,現時整體確診比例與此前無太多差異。
專家暫時亦有不同解讀。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指出,近3成比率不算低,但數字有起伏,可觀察多一段時間。他認為在11月國際金融投資峰會、七人欖球賽時放寬至「0+7」並非不可能,但要冒一些風險。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則表示,黃碼確診比例看似上升,是由於暑假一下子多了人回港,如今已七七八八,而黃碼確診會滯後公布,實際比例改變不大。
民生經濟所急 通關廣引活水
安全通關實為當前民生和經濟所急。本港經濟承壓多時,單靠內部消費已難獲得足夠復甦動力,港府月初更將全年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負0.5%至0.5%。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亦稱,第二輪消費券預期可提振經濟1.2%,否則今年會錄得負增長,而面對外圍壓力和疫情持續,即將公布的7月商品出口數字,料會連續第三個月按年下跌。
誠然,入境檢疫未來能否進一步放寬至「0+7」,此刻仍言之尚早。陳茂波也提及,不少港人投資內地,而且與內地血緣關係密切,對內和對外通關要取得平衡,兼顧兩邊,能夠多行一步就先行一步。
當局有必要迅速檢視在實施「3+4」後,黃碼確診趨勢和整體疫情走向與風險的關係,當機立斷,及時再次調整入境檢疫政策,而每日疫情記者會亦應就此加強向外界溝通,提供相關趨勢分析。
尤其11月國際金融論壇及七人欖球賽兩大國際盛事臨近,最好力爭吸引更多人來港參與。旅遊業早前雖然歡迎「3+4」,但亦認為只有助推動港人外遊,卻未必能催谷旅客來港,因為其他周邊國家和地區早已免檢疫,業界期望當局盡快再放寬入境檢疫。另外,多家華爾街大行據報都把毋須隔離,作為來港參加金融峰會的先決條件。
當然,對外創造開放條件,而對內則須打針加強保護屏障。疫苗是預防重症和死亡,減輕醫療系統負擔的最有效辦法,而本港已打兩針人口比率雖已超9成,但完成接種第三針的比率至今仍僅滿7成,「一老一少」更是薄弱環節。
當局務實谷針 盡早打齊三針
截至昨日,有7,748名3歲以下幼童已打首劑疫苗,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沒有任何嚴重或非預期異常事件。至於長者方面,僅約8成打了首針,約35萬長者仍未接種任何新冠疫苗,是相當危險的訊號。
盧寵茂透露,稍後會以電話短訊,提醒尚未按時打第三針的市民盡早接種,這是務實的谷針方法。還望當局盡快分析黃碼數據,而市民則履行公民義務,盡快打完基本三針,共同為本港盡早開放復常創造必要條件。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