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經濟疲弱堪憂 放寬入境不容緩
02/08/2022
本港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GDP)下跌1.4%,陷入技術性衰退。盡管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已預警收縮,最終表現還是比預期疲弱。環球增長前景惡化,本地出口可見將來仍會受限,疊加息口回升的拖累,愈來愈多專家警告,全年也有倒退風險,當局應在可行情況下,盡快放寬入境,引入新增長動力。盡速推出紅黃碼縮減檢疫時間,積累經驗和數據為未來對外通關鋪路,更見刻不容緩。
三頭馬車皆弱 消費券效用減
據官方預估數字,本港因外貿表現疲弱,次季GDP按年跌1.4%,縱有所收窄卻遠差過市場預測的跌0.2%。撇除政府開支季內大增13%,出口、消費和投資「三頭馬車」全乏善可陳,連陳茂波曾指有首期消費券提振的個人消費,亦沒任何增長,意味不少市民或僅用款項補貼必要使費。
法國外貿銀行指出,本地經濟下行風險顯著上升,除非疫策出現「有意義改變」,又或內地復甦,全年GDP或會零增長、甚至收縮。香港總商會總裁梁兆基亦估計,全年或負增長,促請11月前恢復與國際免檢通關。
行會召集人葉劉淑儀表示,非常支持縮短抵港後檢疫時間,料「紅黃碼」將於短期宣布,若發現有效精準防範病毒流入社區,可逐步再縮檢疫。中大學者莊太量認為,內地經濟逐漸好轉,將有助本地出口反彈,但除非完全免檢疫,否則縮短日數,對經濟幫助未必很大。
誠然,環球早邁向復常,亞太多國當前疫情反彈,皆沒收緊各式防疫要求。新西蘭昨天近兩年半來首度完全對外開放,完成接種疫苗即可免檢疫入境,總理阿德恩申明,保障人民安全,要涵蓋收入及福祉。
即使港府最快本周可公布縮減檢疫,但對商界和旅客吸引力已大打折扣。以新加坡為例,完針者連檢測亦豁免,6月機場客運量屬全亞太最高的293萬人次,約為本港同期的10倍,亦提早達成收復疫前5成客量目標。
藉紅黃碼寬限 考慮旅團免檢
在入境要求同樣寬鬆的杜拜,單日客量不時穿越20萬。當地政府對美歐、中俄面面俱圓,且積極放寬簽證居留要求,全年料將淨吸引全球最多的4,000名百萬美元富豪,對冲基金、資產管理商紛紛湧入,上半年連新股集資亦躍居環球第4,總額高本港近1.7倍。
本港對外對內皆未能通關,一直「塘水滾塘魚」,周日起開派的新一期消費券,相信只可帶來短暫刺激。另一邊廂,息口迅速掉頭回升,卻會長期加重供樓負擔,樓價下調亦恐削弱消費信心。
新冠亞型株BA.5當前尚未肆虐全港,確診已反覆上升多時,惟在上季交出4.8%不俗增長的新加坡,政府最新判定BA.5相關疫情,周內將進一步回落。無論剛獲准打針的幼童,抑或尚未加針的長者,皆應盡早接種,加固社區防綫,營造縮短入境檢疫救經濟的條件。
按當前發展,七人欖球賽球迷11月來港料仍需檢疫,惟各方皆熱切期望到時候當局已掌握紅黃碼成效,可安心實行更寬鬆的檢疫模式,並引入商務通道、免檢疫旅行團等新政,為經濟注入新活力。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