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檢資訊續混亂 政商協調穩民心
02/03/2022
本港疫情每況愈下,港府改稱全民強檢或須禁足後,傳出不同潛在方案,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僅表示會及早公布決定,不用太多猜測或做不必要動作。
然而,隨着各大商企開始縮短營業、甚或乾脆停業,民心根本難以喘定,處處排隊搶購日用品和防疫物資,反帶來群聚播毒風險。當局有需要與商界加強協調,以至提供援助確保社會運作,更要加強每天新聞發布,傳達統一信息。
食衞局局長陳肇始前天表示,不排除強檢需要禁足或停工停市配合之後,各傳媒引述消息人士私下透露口風,如正考慮9天強檢3次,其中首4天「小禁足」,但李家超等官員昨日統一口徑,拒絕置評,只謂當局會做好食物和必需品供應,也會有合理豁免,呼籲不用擔心。
增兼職覓貨源 合力填滿貨架
不過,民間的恐慌和疑慮早已一發不可收拾。各區超市、街市和麵包店,繼續人山人海,甚至清晨未開店已現人龍,顧客付款等閒要排隊半小時,甚或近一句鐘。據手機大數據統計,農曆新年假期過後,超市和藥房人流一直遠超疫前,再緊的社交距離政策,都難防範店內的傳播風險。
盡管政府發新聞稿強調,由內地進口的鮮活食品如蔬菜和冰鮮豬肉已回復,又或超出了平日水平,市民耳聞目睹的,卻是不少超市貨架空空如也,網購付運大幅延誤,始終難感安心。
本港爆發第5波疫情至今僅約兩個月,但已有逾22萬人確診,港大更估計實際染疫人數或上百萬,從零售、餐飲到運輸,沒有行業可避免人力編制問題。
政府要與連鎖超市、藥房等溝通,嘗試增聘兼職人手,縮短營運時間後,仍能勤加補貨應付需求。當局亦可提供額外支援,統一搜購全城短缺的成藥,且與商企合力盡早澄清不實流言,有政黨提議,重設類似2019年社會運動期間的警方的發言人制度。
流言諫言眾多 每日統一回應
禁足停市茲事體大,衞生防護中心前天於疫情記者會罕有揭示政策方向後,昨天變回三緘其口,未能回應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教授所指,9天強檢3次可免除禁足,4月疫情回落時才強檢成效更好的兩大看法。
這在在證明本港需要較高級別官員,每天回應各大傳媒。紐約州前州長的每天記者會曾廣獲讚頌;在悉尼所處的新南威爾士州,州長團隊直至近期仍幾乎每天公開發言;即使國家領袖級的新西蘭總理阿德恩,每周一仍會率眾舉行極詳盡的答問會,冀對外發放統一信息。
盡快穩控疫情是港府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令大眾信任社會仍能正常運作,對抗疫成敗至關重要。港府要促使商界做妥協調、輔助工作,也要演好領導市民的角色,及早根絕不實流言,分析斟酌專家諫言。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