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電子支付 搭建數碼貨幣新台階
02/08/2021
電子消費券第一期2,000元昨天正式發放,市民都雀躍領取,開心消費,相信有助提振經濟,港府更應善用當前氛圍,鼓勵市場續下調交易費,深化電子支付平台發展,讓電子錢包和電子消費成生活常態,為稍後推出的數碼貨幣應用打好基礎,讓香港在未來數碼跨境支付扮演更重要角色。
分析消費券效用 作紓困新手段
約550萬名市民昨天收到第一期消費券,不少人都笑稱多了一筆意外之財,加上款項須在期限內使用,否則逾期作廢,大家都樂於盡情消費,比平日花費得更豪爽。
政府向每位合資格市民派發5,000元消費券,目的是鼓勵大家消費,振興消費零售市道,疊加商戶為抓住商機而推出各種優惠,料會將疫下積壓已久的消費力釋放出來,令業界生意額大增,願意增聘人手,激活經濟。
港府宜收集市民在未來幾個月使用消費券的數據,並進行分析,了解消費券對提振經濟能起多大作用,若高於當局預期的0.7個百分點,可考慮作為今後紓困的新手段,將措施恒常化。
港府透過今次派發消費券,成功推動電子支付更趨普及。在過去幾個月,負責發放消費券的4大電子儲值工具營運商為了搶佔市場佔有率,不但向市民提供優惠,還為小商戶免費安裝終端機及減免交易費,結果新增逾120萬個消費者帳戶,及2.8萬個新商戶帳戶,令電子支付覆蓋面和滲透率擴大。
當局宜抓住目前全民使用電子支付兌現消費券的良好勢頭,鼓勵電子支付營運商透過競爭推出優惠,並願意在明年初消費券結束後仍維持低交易費,讓更多市民和小商戶樂意繼續使用電子錢包和電子消費,改變攜帶現金的習慣,為落實數碼貨幣搭建新台階。
促數碼跨境支付 為港締新機遇
金管局正研究推出數碼港元的可行性,如何完善和落實數碼貨幣已成重要課題。香港有良好的金融基建,如轉數快,相信有助數碼港元在零售層面運作。在轉數快面世前,商戶和個人轉帳倚賴銀行間進行,當中涉及手續費和延時問題,但隨着轉數快在2018年面世,轉帳不但免手續費,且即時到帳,便捷好用,深獲市民讚賞,連人行亦與金管局研究引入轉數快為數字人民幣電子錢包增值的可行性。
數碼貨幣是未來大勢所趨,多國正積極研發,而數字人民幣領頭走最前,已在內地多個城市進行不同場景測試。假如數碼港元驗證可行,而內地又允許轉數快為數字人民幣錢包增值,將有助強化兩地數碼貨幣對接,推動兩地建立一套安全可靠而又便捷的跨境支付系統,不但促進兩地經貿往還,更有助人民幣國際化,並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市民對電子支付應用場景接受程度增加,港府須把握良機,並致力推動數碼貨幣,為跨境支付帶來新機遇。
【你點睇?】「粵車南下」最快11月實施,邵家輝冀當局根據路面承載力逐步放寬名額,你是否認同?► 立即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