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專家又亂噏 曲線叫躺平

專家又亂噏 曲線叫躺平

余君雋
政是有心

  5波疫情稍有緩和,雖說確診數字反彈回300宗以上,又有一些群組連環爆疫,上環星月樓約有70人染疫,但氣氛尚可。不過,一眾專家又急不及待撲出來,爭相發表意見,互相矛盾之餘,又叫我們小市民信他們哪一位?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先沒有為自己偷步叫大學學生和老師不要去堅尼地城食飯而道歉,反而誇誇其談,又引用數學模型推算,預料本港兩個星期後會爆發第6波疫情,7月上旬將是頂峰,相信港府稍後將收緊社交距離措施。他還叫人趁社交距離措施仍未收緊時「有得食就好食」。

 

  講到好似「殺到嚟」,另一個專家港大公共衞生學院流行病學講座教授高本恩(Benjamin John Cowling)更嚇你一驚,說現在本港已進入第6波疫情,確診數字將上升,不過香港已築起了免疫屏障,所以疫情不會像第5波時嚴重。

 

  兩人講到似層層,但另外兩個專家講的又不同。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認為,未來兩周確診上升只屬第5波餘尾反彈,料冬天新變種病毒來襲才會引發第6波。衞生防護中心亦指疫情未見反彈趨勢,惟現時仍有大量傳播鏈,呼籲市民勿鬆懈。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亦說,近日群組爆疫屬預期之內;預料今天再放寬防疫措施後,確診將再略升,但強調不應影響復常進展。

 

  有專家危言聳聽,話有第6波;但又有專家不以為意,小市民信哪一邊?

 

  那位高本恩叫政府確保長者接種率高,但可以放寬60歲以下成年人毋須再用疫苗通行證。他和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榮譽助理教授陳德光在報章撰文,指年輕成年人上班上學已必須使用疫苗通行證,而大部分年輕成年人已打最少兩針,染疫後重症和死亡風險很低,進一步打針難有明顯助益。

 

(iStock)

 

  何況第五波疫情已築起免疫屏障,他們不贊成政府以疫苗通行證「脅迫」年輕成年人打針,建議讓60歲以下成年人毋須用疫苗通行證進入指定處所。

 

  他們理據是年輕成人患上重症及死亡的風險低,無理由「奪去這批群組拒絕打針的權利」。但問題是他們已經打了兩針,聽清楚,既然打了兩針,為何不肯打第三針?兩位專家,請問為甚麼鼓勵年輕成人不打第三針?

 

  即使如你們所說年輕成人染疫後,變重症及死亡風險好低,是否打齊針不會對公共醫療系構成壓力,因此看不到有合理性,強迫年輕成人打針。既然不會對公共醫療系構成壓力,打多一針增強保護,何來其不合理性?除非你們的潛台詞是疫苗無效,但你又話疫苗的主要功效是製造免疫屏障,預防重症及死亡,那麼你們的邏輯是甚麼?

 

  「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將於5月底生效,年滿12歲市民須打齊3針才可進入食肆等處所,現在仍有100萬合資格打第三針的人未打針。你班專家又講第6波「殺到來」,但是就叫人豁免60歲以下人不用打第三針也可入食肆,認為無充分理據奪去這批群組拒絕打針的權利。

 

  唯一「可取」的,是專家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看法,證明香港有高度言論自由;但對小市民來說是「好亂」,信哪一個;對政府來說,你們直是「靠害」。說到底,有些所謂專家,其實不同意香港防疫政策,但又不敢講,其實是曲線為躺平鋪路。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94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海鮮網購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