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22
一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修明武備 ─ ─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事文物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修明武備 ─ ─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事文物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修明武備 ─ ─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事文物
推介度:
22/01/2025 - 31/12/2025
23
七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夏輪換展出逾 60 件故宮博物院珍寶 重點展品包括珍貴清宮文房用具、清代軍事文物及慈禧太后肖像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夏輪換展出逾 60 件故宮博物院珍寶 重點展品包括珍貴清宮文房用具、清代軍事文物及慈禧太后肖像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夏輪換展出逾 60 件故宮博物院珍寶 重點展品包括珍貴清宮文...
推介度:
23/07/2025 - 20/10/2025

應用教育倡議系列(五):應用教育需由中學做起

應用教育倡議系列(五):應用教育需由中學做起

政策.正察

  近日中學文憑試的安排掀起全城熱話。其中一個討論焦點,在於如果疫情一旦不幸惡化,文憑試最終取消,屆時將以考生校內成績、各中學過往文憑試的表現作調整,以評估考試成績等級,衍生大學升學安排以及公平性等問題。

  

  歸根究底,之所以如此擔憂取消文憑試,癥結在於香港太著重考試文化,太注重以學術科目的成績作為升學的絕對依據。這個文化固然一時三刻難以改變、消除,但筆者認為,應用教育卻能夠成為改變的契機。

  

  留意本專欄的讀者或許會留意到,此前本欄曾論述應用型大學的重要性;不過要真正達至多元出路的願景,除了進一步進修、就業的路途需要「打通」以外,早在學生更年輕的階段已經需要讓他們多接觸、認識未來的可能性,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文化。

  

 

  説到應用教育在中學的實施,不得不提應用學習科目,即中學文憑試的乙類科目。據教育局官方文件指出,「課程內容實踐與理論並重,與寬廣的專業和職業領域緊密連繫……讓學生體驗全面的學習經歷」;更能「及早了解和領會如何在工作環境中運用知識和技能」。從字面上看,這完全符合應用教育的定義和要訣。然而,在最新一年的考試中,只有約7-8%的考生選修應用學習科目,而當中超過99%只修讀一科,即傳統甲類科目依然是絕對主導。由此可見,當初希望達到科目之間的平衡云云淪為口號。

  

  最重要的原因,在於認受性不足:應用學習科目在目前7級制的考試(由第1級到5**級)之中,最佳成績限於第4級,學生自然對其興趣欠奉,又或視為「水泡」科目處理。故提升應用教育在中學的地位,應用學習科評分形式的檢討是重要一環;教育局可考慮邀請國際評審團強化評估方法和課程設計,保留評分提升至5**級的可能性(亦可課程/考評上輔以進一步要求)。

  

  除此以外,需注意應用教育是一個跨學科的概念,強調的並非必須擁有某項知識或技能,而是透過知識和實踐之間的配合來提升學習效能以及與社會的銜接。故此,要從根本上改變學習風氣,不能只靠應用學習科目,而是所有的科目都應引入更多實踐的元素。課程發展議會應在現有的應用學習委員會之中擴展其職能,務求把影響擴闊至各個關鍵學習領域(包括但不限於 STEM),協助學校根據市場需求改進課程,為學生做好準備。

  

  要在各個科目中增強實踐的部分,不能只靠學校;業界的參與和配合至關重要。為推動學校與業界合作,香港教育局在2005年設立「商校合作計劃」。此計劃舉辦的活動包括講座、工作坊、商業探訪等;然而,在舉辦活動之餘,政府應思考如何把業界知識納入課程及評估,以及支援業界專業人士擔任應用教育評估員的角色,以深化兩者合作。筆者認為以中介機構的形式,能促進雙方長遠配合;更能牽頭匯聚社會各界資源及意見,如相關的非牟利組織等。

 

  

  要從根本上改變社會文化,固然不能急於一時;但首先需要避免人為地製造並持續加強社會對應用教育的偏見,否則從一開始已經在開倒車,自然離目標愈來愈遠。故此,從現有文憑試科目的平衡性著手,對長遠改變認知非常重要。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