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22
一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修明武備 ─ ─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事文物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修明武備 ─ ─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事文物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修明武備 ─ ─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事文物
推介度:
22/01/2025 - 31/12/2025
06
八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莫臥兒王朝瑰寶—— 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8 月 6 日向公眾開放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莫臥兒王朝瑰寶—— 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8 月 6 日向公眾開放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莫臥兒王朝瑰寶—— 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8 ...
推介度:
06/08/2025 - 23/02/2026

黃錦星力爭2021年 落實垃圾徵費

黃錦星力爭2021年 落實垃圾徵費

時事要聞

  【晴報專訊】本港現時人均碳足印近6噸,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港人近年亦深深感受到極端天氣的影響,需採取行動改變加強減碳。面對屯門堆填區即將爆滿,他透露處理全港三分一都市固體廢物的焚化爐將在2024年落成;而各方關注的垃圾徵費,則期望於2021年落實。

 

黃錦星稱石鼓洲焚化爐料2024年落成,屆時可處理本港三分一都市固體廢物。

 

  黃錦星近月頻頻外訪,早前便出訪新加坡3日,了解當地的垃圾管理政策、垃圾埋置場運作及可持續發展政策等。他說本港比星洲每日廚餘量多出1,600噸,人均廚餘量高出3成,本港絕對有空間源頭減廢;而本港已先後落實膠袋稅、廢電器等生產者責任制,玻璃樽生產者責任計劃則將近實施,今年亦會展開膠樽生產者責任制的諮詢。

 

沒轉廢為能設施 追20年進度

 

  他續稱,本港堆填區臨近爆滿,現時各國的廢物管理政策均「多管齊下」,包括源頭減廢、回收配套、轉廢為能及堆填,但香港回歸前選擇用「堆填為本」,沒有採用現代轉廢為能的設施,「20多年前錯失了時機,現時追番」;其中一項本港大型轉廢為能設施-石鼓洲焚化爐正在興建當中,料到2024年落成,屆時可處理香港三分一的都市固體廢物。

 

  至於俗稱垃圾徵費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條例草案,黃錦星稱明白法例有挑戰,最新期望2021年落實條例,至於能否在今屆立法會期內推展,他稱會「盡力而為」。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